[實用新型]調節式胃腸科護理用減壓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86230.6 | 申請日: | 2018-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704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吳勝娟;姚銀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410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壓管 蠕動 護理 防脫 氣管 本實用新型 引流 充氣球囊 體內位置 醫療行業 減壓 充氣式 流通孔 滑脫 內套 氣囊 疏通 堵塞 拓展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調節式胃腸科護理用減壓管,包括減壓管、流通孔、防脫氣囊、蠕動內套、第一氣管、第二氣管、充氣球囊,調節式胃腸科護理用減壓管,結構巧妙、功能強大,首先通過充氣式防脫設計,能夠提高減壓管深入至患者體內位置的穩定,有效的防止減壓管產生滑脫情況,其次通過交替蠕動結構的配合效果,能夠便于減壓管疏通,有效的避免減壓管堵塞,繼而確保了減壓引流的效果,拓展了臨床的實用性,利于醫療行業的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調節式胃腸科護理用減壓管。
背景技術
目前,在普外科、消化內科等醫療過程中,常施用胃腸減壓治療,以將胃腸內容物(包括氣體、積液、食物殘渣等)抽出體外,來降低消化道內的張力負荷,減少毒素的吸收,促進吻合口的愈合及其它消化道疾病的恢復。在治療中常用的減壓管為中空乳膠管或硅膠管,置入胃腔內的管端附近管壁上有減壓孔,留在人體外的管端減壓外口接負壓吸引器。應用時,利用負壓吸引,將胃腸內容物從減壓器吸入管內排出體外,但因減壓內口的負壓在吸引胃腸內容物的同時,容易將胃內殘渣、異物等一同吸入,因此易堵塞減壓管,影響負壓吸引效果,與此同時,因傳統的減壓管缺少有效的防脫措施,也容易在患者活動或拉扯的情況下脫離患者胃內,因此極大的影響了后續的減壓效果,最終給臨床的治療應用帶來隱患,鑒于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調節式胃腸科護理用減壓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調節式胃腸科護理用減壓管,來解決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調節式胃腸科護理用減壓管,包括減壓管、流通孔、防脫氣囊、蠕動內套、第一氣管、第二氣管、充氣球囊,所述的流通孔數量為若干件,所述的流通孔均勻分布于減壓管內部底端前后兩側,所述的流通孔為圓形通孔,所述的防脫氣囊貫穿于減壓管外部下端,所述的防脫氣囊與減壓管膠水相連,所述的蠕動內套位于減壓管內壁,所述的蠕動內套與減壓管膠水相連,所述的第一氣管貫穿減壓管內部左側上下兩端和防脫氣囊內壁左側,所述的第一氣管分別與減壓管和防脫氣囊膠水相連,所述的第二氣管貫穿減壓管內部右側頂端,所述的第二氣管與減壓管膠水相連,且所述的第二氣管另一端與第一氣管一體相連,所述的充氣球囊位于第一氣管和第二氣管末端端口處,所述的充氣球囊與第一氣管和第二氣管膠水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減壓管頂部還設有管道接口,所述的管道接口與減壓管一體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氣管右側上端還設有第一調節閥,所述的第一調節閥與第一氣管膠水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第二氣管右側上端還設有第二調節閥,所述的第二調節閥與第二氣管膠水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充氣球囊內部還還設有彈簧,所述的彈簧與充氣球囊膠水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未經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862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醫用泌尿外科導尿護理設備
- 下一篇:防尿液逆流的止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