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移蟲針固定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74659.3 | 申請日: | 2018-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111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3 |
| 發明(設計)人: | 潘洪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晶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49/00 | 分類號: | A01K49/00 |
| 代理公司: | 33283 杭州天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向慶寧<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擺動 凸起 固定桿本體 移蟲針 下段 中段 推桿通道 固定桿 外側壁 下端面 圓弧面 外壁 移蟲 自動化 | ||
一種移蟲針固定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桿本體,在固定桿本體內設有推桿通道,固定桿本體的外側壁上設有擺動凸起;固定桿本體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其中,中段相對于上段和下段突出,上段的外壁設有擺動凸起;擺動凸起的截面呈矩形,在矩形擺動凸起的下端面連接有圓弧面;結構簡單,并且能將移蟲針安裝在自動化移蟲設備上,并且通過擺動凸起的設置,使得移蟲針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擺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蟲針固定桿,特別術語自動移蟲裝置上的移蟲針的固定桿,特別屬于自動移動蜜蜂幼蟲的移蟲針。
背景技術
在蜜蜂蜂王產卵脾后,由卵脾孵化成幼蟲,此時需要由人工將幼蟲連同少量的蜂皇漿一起鏟到人造王臺內,蜂群中的內勤蜂見到王臺內有幼蟲,會吐出蜂乳喂養幼蟲,直至幼蟲長大成為蜂王。
有些養殖企業,在移植幼蟲時,采用鵝毛管或牛角片,將頭磨成鉤,通過鉤下幼蟲,在放到臺基條內,這樣鉤出來的僅是一條很弱的幼蟲,內勤蜂不喜歡接受,并容易鉤傷,成活率較低,速度慢且工作效率不高,另外目前市面上的移蟲針的套管均為光軸,不具有能夠將整個移蟲針安裝在移蟲設備上的功能。
這就需要設計一種能將移蟲針固定安裝在移蟲設備上的移蟲針針桿,提供更便捷的安裝方式。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移蟲針固定桿,用于提高自動化移蟲設備的移蟲效率和移蟲正確率。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移蟲針固定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桿本體,在固定桿本體內設有推桿通道,固定桿本體的外側壁上設有擺動凸起;
固定桿本體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其中,中段相對于上段和下段突出,上段的外壁設有擺動凸起;
擺動凸起的截面呈矩形,在矩形擺動凸起的下端面連接有圓弧面。
在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同時,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采用或者組合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擺動凸起呈圓柱狀。
上段、中段和下段均為圓柱狀,上段的截面面積和下段的截面面積均小于中段的截面面積,上段的截面面積大于下段的截面面積。
擺動凸起與中段之間設有間距。
在下段的外側套設有橡膠套,橡膠套為彈性件。
上段、中段和下段內均設有通道,通道之間相互連接,且均設置在上段、中段和下段的中心位置。
在通道內設有導向槽,導向槽用于控制設置在通道內的連接桿的運動方向,防止連接桿發生轉動,影響移蟲針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并且能將移蟲針安裝在自動化移蟲設備上,并且通過擺動凸起的設置,使得移蟲針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擺動。
附圖說明
圖1是移蟲針的正視圖。
圖2是移蟲針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移蟲針1A,固定桿1,移蟲勺2,推出元件3,安裝段4,挖取段5,上段6,中段7,下段8,擺動凸起9,橡膠套10,推舌11,移蟲針連接桿12,接頭13,通道14,限位環15,安裝孔1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
移蟲針1A,包括固定桿1、移蟲勺2和推出元件3,移蟲勺2與固定桿1連接,推出元件3與固定桿1活動連接,移蟲勺2用于從蜂巢脾中挖取蜂蟲,推出元件3用于將移蟲勺內的蜂蟲推入臺基條內,固定桿1用于將整個移蟲機構固定在移蟲機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晶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晶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746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