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續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69063.4 | 申請日: | 2018-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425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武長安;唐印;雷林;劉朝慧;李旭初;郭志剛;王明權;李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呂玲;錢成岑 |
| 地址: | 62003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釜體 攪拌器驅動裝置 連續反應釜 攪拌軸 隔板 攪拌槳葉 攪拌裝置 反應釜 制備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 等距離安裝 工作效率高 冷凝水出口 輸出軸連接 物料出口 蒸汽夾套 蒸汽進口 進料口 聯軸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不間歇,可連續參與反應的反應釜。該連續反應釜包括釜體(3)和攪拌裝置,其在所述釜體(3)的上部設有物料出口(13),釜體(3)底部設有進料口(7),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15)、固定安裝在攪拌軸(15)上的攪拌槳葉(10)、隔板和攪拌器驅動裝置(1),攪拌槳葉(10)與隔板之間等距離安裝,所述攪拌器驅動裝置(1)設于釜體(3)上,攪拌軸(15)通過聯軸器與攪拌器驅動裝置(1)的輸出軸連接,釜體(3)的外側設有蒸汽夾套(4)、蒸汽進口(5)、冷凝水出口(9)。該連續反應釜結構合理、工作效率高、可較好的實現連續操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不間歇,可連續參與反應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連續反應釜是化工廠常用的一種反應設備,在反應裝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是通過電動機帶動攪拌軸來攪拌反應物使其充分反應以獲取所需的產品。反應釜內的反應物在其反應的過程中,需要控制反應物料混合均勻并達到連續反應,實現反應要求。其控制質量直接影響到生產的效益和質量指標。
反應釜大多適于間歇反應,難以實現連續操作,生產流程復雜,不能滿足工業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連續反應釜。該連續反應釜結構合理、工作效率高、可較好的實現連續操作。
為了實現以上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為:
一種連續反應釜,包括釜體和攪拌裝置,在所述釜體的上部設有物料出口,釜體底部設有進料口,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固定安裝在攪拌軸上的攪拌槳葉、隔板和攪拌器驅動裝置,攪拌槳葉與隔板之間等距離安裝,所述攪拌器驅動裝置設于釜體上,攪拌軸通過聯軸器與攪拌器驅動裝置的輸出軸連接,釜體的外側設有蒸汽夾套,蒸汽進口設置在蒸汽夾套上,方便向蒸汽夾套內充入蒸汽,冷凝水出口設置在釜體的底部。
在釜體的一側設置壓力顯示控制器,在釜體的頂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與壓力顯示控制器連接。在所述釜體底部進料口的一端設置有放空口,進料口的另外一端與釜體連通。
在釜體的頂部設置溫度感應器,所述溫度感應器與溫度顯示控制器連接。
所述攪拌軸上設有2-4個攪拌槳葉。所述的攪拌槳葉為平槳。
所述的隔板分為錐形隔板和平環隔板,所述的錐形隔板為中間無開孔的雙錐形隔板;其邊緣與釜壁之間有環形空隙;所述的平環隔板為中間開有圓形孔的隔板,錐形隔板和平環隔板均交替安裝在攪拌軸上,以使物料在器內混合均勻。
在所述的連續反應釜物料出口處設有溢流堰。該連續反應釜可以防止物料的短路和返混,縮短物料在釜內的平均停留時間,強化傳熱。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體現在:
(一)、該連續反應釜中設置的錐形隔板和平環隔板交替安裝,可使物料在器內混合均勻。
(二)、該反應釜還可以減少物料的短路和返混,縮短物料在釜內的平均停留時間,強化傳熱。
(三)、該連續反應釜結構合理、工作效率高、可較好的實現連續操作。
附圖說明
圖 1為所述連續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所述連續反應釜的俯視圖。
圖3為所述錐形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驅動裝置,2——溫度感應器、3——反應釜體、 4——蒸汽夾套、5——蒸汽進口、6——壓力顯示器、7——進料口、8——放空口、9——冷凝水出口、10——攪拌槳葉、11——錐形隔板、12——平環隔板、13——物料出口、 14——溢流堰、 15——攪拌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6906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