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55435.8 | 申請日: | 2018-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805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超;劉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盛世水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鳳婷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處理裝置 生活污水 零排放 污水進水管道 本實用新型 接觸氧化池 酸化水解池 排水管 回流管道 中間水池 二沉池 抗沖擊負荷 出水水質 連接管道 設備維護 使用壽命 依次連接 調節池 回流泵 檢查窗 能力強 污泥 管理 | ||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處理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污水進水管道、有機池、檢查窗、調節池、酸化水解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中間水池和排水管;有機池設有污水進水管道;中間水池設有排水管;酸化水解池和接觸氧化池之間連接管道通過第一回流管道連接二沉池,第一回流管道上安裝有回流泵。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處理裝置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管理和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設備維護方便,使用壽命較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生活污水是水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主要包括糞便和洗滌生活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為150L~400L,其量與人口密度,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生活污水中不僅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淀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還包含大量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及少量的重金屬等?,F有技術中的污水處理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處理量單一,處理效果差,設備維修困難,對專業人員技術要求高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技術問題: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處理裝置。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處理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污水進水管道、有機池、調節池、酸化水解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和中間水池;有機池設置有污水進水管道,中間水池設置有排水管;酸化水解池和接觸氧化池之間連接管道通過第一回流管道連接二沉池,第一回流管道上安裝有回流泵。
作為優選方案:有機池和調節池之間設置有隔油沉淀池,能處理污水中的油污成分,提高后續處理的效率。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二沉池和中間水池之間依次連接DC曝氣生物濾池、N曝氣生物濾池和DN曝氣生物濾池,大大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和效果。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有機池的中上部設有傾斜的一層柵板,且柵板位于進水管道下方能濾去一部分體積較大的且后續難以處理的固體廢棄物。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裝置本體開設有檢查窗。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處理裝置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管理和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設備維護方便,使用壽命較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污水進水管道;2、有機池;3、隔油沉淀池;4、調節池;5、酸化水解池;6、接觸氧化池;7、二沉池;8、DC曝氣生物濾池;9、N曝氣生物濾池;10、DN曝氣生物濾池;11、中間水池;12、排水管;13、檢查窗;14、第一回流管道;15、柵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活污水零排放高效處理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有機池2、檢查窗13、調節池4、酸化水解池5、接觸氧化池6、二沉池7、中間水池11和排水管12,有機池2設置有污水進水管道1,有機池2的中上部設有傾斜的一層柵板15,且柵板15位于進水管道1下方,有機池2和調節池4之間設置有隔油沉淀池3;中間水池11設置有排水管12;酸化水解池5和接觸氧化池6之間連接管道通過第一回流管道14連接二沉池7,第一回流管道14上安裝有回流泵,二沉池7和中間水池11之間依次連接DC曝氣生物濾池8、N曝氣生物濾池9和DN曝氣生物濾池10。
DC+N曝氣生物濾池8和9組合主要用于污水中有機物的降解和氨氮的硝化。第一段DC曝氣生物濾池8以去除有機物為主,第二段N曝氣生物濾池9主要對氨氮進行硝化。在DC段濾料層,從進水端到出水端有機物的濃度逐漸降低,其降解速率也逐漸遞減。在進口端由于有機物的濃度較高,異養菌處于對數增長期,微生物膜增殖很快。異養微生物成為優勢菌種,但自養微生物處于抑制狀態。隨著降解反應的進行,濾料層中的有機物濃度沿水流方向逐漸降低,濾料層上部的異養菌處于減速增長期,微生物膜增長緩慢,而自養微生物則處于增殖階段。經過DC曝氣生物濾池8的處理后,出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已處于較低水平。DC曝氣生物濾池8的容積負荷以3~6kgBOD5/(m3濾料·d)為宜,濾料層高度在2.5~4.5m之間,空塔的水力停留時間不小于45min,通過濾料層后的剩余溶解氧應保持在2~3mg/L。經過DC段處理后,進入N段的有機物濃度較低,異養微生物較少,而優勢菌種為自養性硝化菌。由于對硝化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質,在DC曝氣生物濾池8中已被大部分去除,N曝氣生物濾池9能夠有效地將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鹽或亞硝酸鹽。N曝氣生物濾池9的硝化容積負荷(以NH3氮計)以0.3~0.8kgNH3-N/(m3濾料·d)為宜。DN曝氣生物濾池10整個濾床均處于厭氧狀態,在厭氧條件下,NO3-氮和NO2-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還原為氣態N2,從而實現脫氮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盛世水業有限公司,未經南通盛世水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5543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