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燃燒爐排氣管路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1352598.0 | 申請日: | 2018-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944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建陽金石氟業(y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J11/00 | 分類號: | F23J11/00;F23J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萬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萬學堂 |
| 地址: | 3542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管 燃燒爐 上端 燃燒爐排氣管 氣泵 排水開關 排水口 轉接管 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 塑料管 定期更換 混合液體 外界氣體 箱體內部 進水口 收集器 再利用 固接 套接 外壁 箱蓋 左端 過濾 冷卻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燃燒爐排氣管路,包括燃燒爐和氣泵,所述燃燒爐的上端右側設有氣泵,所述氣泵與燃燒爐內部相連通,所述氣泵的左端外壁套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排水口的上端設有排水開關,所述箱體的上端固接有第三氣管,所述第三氣管與箱體的內部相連通,所述第三氣管的上端通過轉接管與第四氣管相連通,所述第四氣管與外界氣體收集器相連通。該燃燒爐排氣管路,通過第一氣管、轉接管、第二氣管、塑料管、氣孔、箱體和第三氣管之間的配合,解決了燃燒爐氣體的冷卻過濾問題,通過箱體、進水口、箱蓋、排水口和排水開關之間的配合,使箱體內部的混合液體可以定期更換,解決了機構的再利用問題,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燃燒爐排氣管路。
背景技術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聯(lián)接件和閥門等聯(lián)接成的用于輸送氣體、液體或帶固體顆粒的流體的裝置,通常,流體經鼓風機、壓縮機、泵和鍋爐等增壓后,從管道的高壓處流向低壓處,也可利用流體自身的壓力或重力輸送,例如專利號為201621268522.0的專利,包括不銹鋼變徑管、燃燒爐連接法蘭盤、燃燒口管下端板、燃燒爐管、排氣管、連接片以及外接管,所述不銹鋼變徑管的末端與所述燃燒爐管連接,所述燃燒爐連接法蘭盤固定,雖然它能解決隔熱的問題,但是它無法根本的解決氣體的冷卻和過濾,對使用者使用時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燃燒爐排氣管路,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燃燒爐排氣管路,包括燃燒爐和氣泵,所述燃燒爐的上端右側設有氣泵,所述氣泵與燃燒爐內部相連通,所述氣泵的左端外壁套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與氣泵過盈配合,且第一密封圈與燃燒爐的外壁固定相連,所述氣泵的右端固接有第一氣管,所述第一氣管與氣泵內部相連通,所述第一氣管通過轉接管與第二氣管相連通,所述第二氣管貫穿箱體,所述箱體的左側上方固接有卡管口,所述卡管口與第二氣管過盈配合,所述第二氣管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與卡管口過盈配合,所述第二氣管的下端固接有塑料管,且塑料管與第二氣管內部相連通,所述塑料管的外壁開設有多個氣孔,所述箱體的右側下端設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貫穿箱體且排水口與箱體內部相連通,所述排水口的上端設有排水開關,所述箱體的上端右側開設有進水口,所述進水口的上端通過螺紋與箱蓋轉動相連,所述箱體的上端固接有第三氣管,所述第三氣管與箱體的內部相連通,所述第三氣管的上端通過轉接管與第四氣管相連通,所述第四氣管與外界氣體收集器相連通。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三氣管的外壁設有冷卻器,所述冷卻器與第三氣管過盈配合,所述第四氣管的上端設有卡塊,所述卡塊的中心設有連桿,所述連桿貫穿卡塊,且連桿與卡塊過盈配合,所述連桿的上端固接有推把,所述連桿下端固接有測風表。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右端上下兩側均設有螺釘,所述螺釘貫穿第一密封圈的全部和燃燒爐的部分,所述螺釘與第一密粉圈和燃燒爐螺紋相連。
優(yōu)選的,所述箱體的底端固接有防滑墊。
優(yōu)選的,所述箱蓋的外壁套接有防滑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燃燒爐排氣管路,通過氣泵、燃燒爐、第一氣管和第一密封圈之間的配合,使氣泵可將燃燒爐內的氣體輸送至第一氣管內,解決了燃燒爐內氣體的輸送問題,通過第一氣管、轉接管、第二氣管、塑料管、氣孔、箱體和第三氣管之間的配合,使有毒氣體排出在混合液體的底部進行冷卻和過濾,解決了燃燒爐氣體的冷卻過濾問題,通過箱體、進水口、箱蓋、排水口和排水開關之間的配合,使箱體內部的混合液體可以定期更換,解決了機構的再利用問題,便于使用者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推把、連桿和測風表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燃燒爐、第一密封圈和氣泵處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建陽金石氟業(yè)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建陽金石氟業(y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525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粉煤灰收集裝置
- 下一篇:一種節(jié)能減排的燃氣鍋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