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掛鎖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41981.6 | 申請日: | 2018-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425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6 |
| 發明(設計)人: | 何健;歐陽紅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物聯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67/22 | 分類號: | E05B67/22;E05B47/00;E05B15/00 |
| 代理公司: | 11006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雙<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性元件 鎖舌 掛鎖 鎖梁 解鎖元件 鎖體 本實用新型 對鎖 卡入 開鎖 鎖止 鎖定 側面 移動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掛鎖,該掛鎖包括鎖體以及設置于鎖體中的解鎖元件、鎖舌、鎖梁和第一彈性元件;其中第一彈性元件朝向鎖梁推動鎖舌而將鎖梁鎖止;其特征在于,該掛鎖進一步包括第二彈性元件,第二彈性元件卡入鎖舌中以限制鎖舌的移動,并且解鎖元件經構造以推動第二彈性元件離開鎖舌以解除第二彈性元件對鎖舌的鎖定,并進一步推動鎖舌以實現開鎖。這種設計可防止掛鎖從側面被敲開,提高了掛鎖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掛鎖,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可防止從側面敲開的掛鎖。
背景技術
掛鎖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鎖具。圖1示出了掛鎖100的常規結構,掛鎖100具有鎖體(未示出),以及設置在鎖體中的鎖舌110、鎖梁120、解鎖元件130以及彈性元件140(例如彈簧)。在掛鎖100中,彈性元件140 在X方向上推動鎖舌110朝向鎖梁120移動,使得鎖舌110的一端進入形成在鎖梁120上的鎖止部121中而將鎖梁120鎖止。鎖舌110具有形成在鎖舌110 的底部的凹槽111。解鎖元件130的頂部131延伸進入凹槽111中并可在凹槽111中旋轉。當需要將鎖梁120進行解鎖時,解鎖元件130的頂部131在凹槽 111中旋轉,隨著頂部131的旋轉,頂部131與凹槽111的側壁接觸并推動凹槽111的側壁,使得鎖舌110克服彈性元件140的推力而沿著與X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使得鎖舌110脫離鎖梁120的鎖止部121,從而實現鎖梁120的解鎖。
然而,對于常規構造的掛鎖,發明人發現,當從掛鎖100的側面(例如圖 1中的位置A)處側向敲擊掛鎖100時,掛鎖100中的鎖舌110在軸向方向上收到側向沖擊慣性力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解鎖元件130沒有作用在鎖舌110上,鎖舌110在側向沖擊慣性力的作用下克服彈性元件140的推力而沿著與X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使得鎖梁120非期望地被解鎖。這大大降低了掛鎖的安全性。
因此,需要一種即使在受到側向敲擊的情況下也能避免被敲開的具有更高安全性的掛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施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掛鎖容易被側向敲開的技術問題,為了解決該技術問題,提出了一種掛鎖,所述掛鎖包括:鎖體以及設置于所述鎖體中的解鎖元件、鎖舌、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掛鎖進一步包括第一彈性元件,所述第一彈性元件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鎖體上,所述第二端連接至所述鎖舌;和第二彈性元件,所述第二彈性元件上具有凸出部;其中所述鎖舌具有凹槽,所述凸出部對應所述凹槽設置,并以可脫離的方式卡入所述凹槽,并且所述解鎖元件具有頂部,所述頂部可旋轉地延伸進入所述凹槽。
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掛鎖,其中所述鎖舌具有相對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間;所述鎖梁具有鎖止部,所述鎖舌的所述第四端活動抵靠在所述鎖止部中;并且所述第一彈性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連接至所述鎖舌的所述第三端。
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掛鎖,其中所述第一彈性元件是彈簧。
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掛鎖,其中所述第二彈性元件是彈性片,并具有第一區段、第二區段和用于連接所述第一區段和所述第二區段,其中所述第一區段固定在所述鎖體上,所述凸出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區段上。
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掛鎖,其中所述彈性片由鋼和/或銅制成。
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掛鎖,其中所述第二彈性元件包括支柱和彈簧,所述彈簧將所述支柱連接至殼體,并且所述支柱以可脫離的方式卡入所述凹槽。
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掛鎖,其中所述解鎖元件為機械鎖芯。
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掛鎖,其中所述解鎖元件為電機,其中所述電機具有形成在所述電機的頂部的凸輪,并且所述凸輪可旋轉地延伸進入所述凹槽。
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掛鎖,其中所述電機具有數字解鎖電路和/或指紋解鎖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物聯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物聯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4198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