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CMC或氨肌酸鈉或洗衣液的廢液處理的二沉池結構及其廢液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32080.0 | 申請日: | 2018-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374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徐赟;王一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泰利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1 | 分類號: | B01D21/01;B01D21/02;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孫騰 |
| 地址: | 226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沉池 混凝劑 池體 連通 廢液處理系統 污泥濃縮池 池體上部 廢液處理 出水槽 存儲罐 肌酸鈉 進液管 排泥管 排液管 洗衣液 本實用新型 沉降效率 池體側壁 池體中部 豎直設置 澄清區 廢液 混流 混凝 絮凝 沉淀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CMC或氨肌酸鈉或洗衣液的廢液處理的二沉池結構及其廢液處理系統,它包括二沉池、污泥濃縮池以及混凝劑存儲罐,所述的二沉池包括池體,池體上部設置有出水槽,池體中部為澄清區,池體底部為圓錐形,且在池體底部設置有排泥管,排泥管連通二沉池與污泥濃縮池;所述的池體上部還設置有排液管,排液管連通出水槽;所述的池體中間豎直設置有圓筒,圓筒與池體部留有間隙,池體側壁設置有進液管,進液管連通圓筒內部,在圓筒內部還設置有混凝劑管,混凝劑管連通圓筒內部與混凝劑存儲罐。計合理,結構簡單,使得加入的廢液與混凝劑能充分的混合聚集、絮凝、混凝、沉淀,且不會在二沉池內造成混流而影響沉降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液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CMC或氨肌酸鈉或洗衣液的廢液處理的二沉池結構及其廢液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CMC或氨肌酸鈉或洗衣液生產產生的主要污染物是廢液,特點為高鹽、高 COD(20000~40000mg/L)。每生產1噸CMC或氨肌酸鈉或洗衣液,大約要產生 2.5~3噸的廢液,廢液的處理一直是世界范圍內的一個重要課題,發達國家尤為重視。如日本采用雙氧水處理工藝,德國采用樹脂交換法,但依然存在各自的缺點,未能實現地表水的零排放。我國在這方面還未見成熟的技術專利,與發達國家相比尚有加大的差距。在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特別是保護水體系已經上升成為我國國家戰略的今天,解決這一問題顯得非常重要。
專利CN201610346447.3,CMC廢液處理的方法,其產生的再生水雖然達到了工業用水標準,且其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水垢,造成水管堵塞等問題,為后期清潔處理帶來了麻煩。
二沉池即二次沉淀池(secondary settling tank)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離,使混合液澄清、濃縮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夠直接影響活性污泥系統的出水水質和回流污泥濃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CMC或氨肌酸鈉或洗衣液的廢液處理的二沉池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得加入的廢液與混凝劑能充分的混合聚集、絮凝、混凝、沉淀,且不會在二沉池內造成混流而影響沉降效率,采用此二沉池結構的廢液處理系統進行廢液處理,廢液經處理后,鹽分被有效地脫除、產生一部分達到工業回用水標準的再生水且利用中沉池、二沉池的兩次沉淀,使得水質得到進一步提升,在使用過程中無水垢。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CMC或氨肌酸鈉或洗衣液的廢液處理的二沉池結構,它包括二沉池、污泥濃縮池以及混凝劑存儲罐,所述的二沉池包括池體,池體上部設置有出水槽,池體中部為澄清區,池體底部為圓錐形,且在池體底部設置有排泥管,排泥管連通二沉池與污泥濃縮池;所述的池體上部還設置有排液管,排液管連通出水槽;所述的池體中間豎直設置有圓筒,圓筒與池體部留有間隙,池體側壁設置有進液管,進液管連通圓筒內部,在圓筒內部還設置有混凝劑管,混凝劑管連通圓筒內部與混凝劑存儲罐。
廢水通過進液管圓筒內并與通過混凝劑管滴加的混凝劑混合,再從圓筒底部進入池體內,沖擊池體底部使得廢液與混凝劑充分混合聚集、絮凝、混凝、沉淀,錐形底部設計,避免廢液與混凝劑沖擊池體底部,造成垂直混流不利用沉降。
一種CMC或氨肌酸鈉或洗衣液的廢液處理的廢液處理系統,它包括依次設置的配水池、UASB池、兼氧池、PACT池、中沉池、水解酸化池、接觸氧化池以及二沉池,配水池通過泵連通UASB池,UASB池、兼氧池、PACT池、中沉池、水解酸化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依次溢流連接;所述的二沉池為上述的二沉池結構。
UASB池的處理方法是:
(1)水解階段:高分子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廢水中的有機物質纖維素被纖維素酶分解成纖維二糖和葡萄糖;分解后的這些小分子進行下一步的分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泰利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泰利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320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射流式在線混合分散除泡裝置
- 下一篇:一種便于清潔的水處理用沉淀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