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中子通量管細長桿的測量、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30268.1 | 申請日: | 2018-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038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成林;代巍巍;杜從波;羅飛華;宋華;李浩然;陳年時;陸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核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C17/017 | 分類號: | G21C17/017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程然 | 
| 地址: | 3143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子通量 測量 固定卡件 保護裝置 方形凹槽 刻度標識 細長桿 卷尺 長度尺寸測量 本實用新型 精度要求 維修技術 工字型 夾角為 上表面 備件 螺孔 彎折 核電站 擱置 驗證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核電站維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中子通量管細長桿的測量、保護裝置。由于中子通量管長達十多米,且外徑小于10mm,普通卷尺或測量工具難以完成測量且不能保證精度,同時測量時容易彎折甚至損壞中子通量管。本裝置包括:刻度標識、方形凹槽、V形凹槽、固定卡件,固定卡件為整體為長方體,截面為工字型,上表面沿長度方向開有V形凹槽,兩側開有方形凹槽,凹槽底部開有螺孔。V形凹槽夾角為90度,深度為6mm,寬度為12mm,V形凹槽上擱置有中子通量管。固定卡件長度為6m,刻有刻度標識,精度為1mm/m。本裝置經現場驗證,能完成中子通量管長度尺寸測量,可避免造成備件損壞,并達到精度要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核電站維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核電站反應堆中子通量管尺寸測量的細長桿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壓水堆核電廠反應堆中子通量管,俗稱指套管,是壓水堆核電廠的關鍵設備之一,反應堆的大小不同中子通量管的數量不等,常規堆型單臺機組中子通量管的數量為20~50根。作為堆芯核測系統中子通量的測量通道,中子通量管均勻分布在堆芯燃料組件通道中,貫穿燃料組件,并裸露在堆芯內。中子通量管是一回路壓力邊界,因為輻照脆化和流致振動導致的機械磨損會使其管壁減薄甚至破損,進而引起一回路冷卻劑的泄漏和污染。
以1000MWe核電廠為例,單臺機組有50根中子通量管,長度為13~18米不等。從國內外經驗反饋來看,因1000MWe核電廠一回路冷卻劑裝量大及熱工水力特性復雜,中子通量管更換工作已普遍開展,對中子通量管的備件需求旺盛。
由于每根中子通量管長度不一,核電廠無法針對每一根中子通量管做備件儲備,而是統一按照最長尺寸儲備,備件使用時則根據所需更換的中子通量管實際長度進行備件的制備。中子通量管備件的制備涉及中子通量管的尺寸測量、切割、坡口打磨、焊接,以及制備完成后的水壓試驗、無損檢測等。國內核電廠不具備中子通量管備件制備的技術,在進行中子通量管備件制備技術的原創性開發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的科技創新。
在中子通量管首次安裝,及核反應堆壽期內中子通量管更換過程中,均需要對中子通量管(如圖1所示)進行尺寸測量,由于中子通量管長達十多米,且外徑小于10mm,普通卷尺或測量工具難以完成測量且不能保證精度,同時測量時容易彎折甚至損壞中子通量管。為了在保證精度的情況下完成尺寸測量,同時避免備件損壞,設計制作一種適用于核電站反應堆中子通量管的細長桿尺寸測量裝置,可用于建造期間中子通量管的安裝以及在役期間中子通量管的整體更換工作,同時也能完成其他同類型細長桿設備的尺寸測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問題是:
中子通量管長度均不相同,為了使中子通量管長度滿足要求,需要對其進行測量。目前,中子通量管的尺寸測量均采用卷尺手動測量,沒有任何工具輔助,易造成中子通量管備件損壞。由于中子通量管較軟,易發生形變,測量精度也達不到要求。在運輸過程中,還容易對中子通量管產生磕碰。為確保中子通量管長度以及運輸條件滿足實際操作需求,設計制作一種適用于中子通量管細長桿的測量、保護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基于中子通量管長度測量操作難度大,精度難以保證,運輸過程中易磕碰的事實,設計制造這樣一種適用于中子通量管細長桿的測量、保護裝置。該裝置能完成外徑≤10mm中子通量管的尺寸測量,并實現保護功能。
一種適用于中子通量管細長桿的測量、保護裝置,包括:刻度標識、方形凹槽、V形凹槽、固定卡件,固定卡件為整體為長方體,截面為工字型,上表面沿長度方向開有V形凹槽,兩側開有方形凹槽,凹槽底部開有螺孔。V形凹槽夾角為90度,深度為6mm,寬度為12mm,V形凹槽上擱置有中子通量管。固定卡件長度為6m,刻有刻度標識,精度為1mm/m。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核電有限公司,未經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核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302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