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人工耳蝸電極植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21570.0 | 申請日: | 2018-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197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博琛;劉彩鵬;虞幼軍;劉振;劉秋玲;鄒團明;孫愷;楊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佛山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N1/36 | 分類號: | A61N1/3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國標 |
| 地址: | 528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套管 外套管 人工耳蝸電極 植入裝置 夾持槽 側壁 左右延伸 圓周方向設置 本實用新型 單手操作 手術難度 左右設置 左右移動 電極 耳蝸 植入 醫療器械 成功率 轉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人工耳蝸電極植入裝置,其包括呈左右設置的內套管、外套管,所述的內套管套裝在外套管內,所述的內套管可在外套管內左右移動/轉動,所述的外套管的側壁設有呈左右延伸的第一缺口,所述的第一缺口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外套管的左右兩端連接,所述的內套管的側壁設有夾持槽、呈左右延伸的第二缺口,所述的第二缺口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內套管的左右兩端連接,所述的夾持槽沿內套管側壁的圓周方向設置,所述的夾持槽與第二缺口連接。本方案提供一種新型的人工耳蝸電極植入裝置,其可在單手操作的情況下,更為簡單地、穩定地將電極植入耳蝸,從而降低手術難度,提高手術成功率以及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的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人工耳蝸電極植入裝置。
背景技術
經典的人工耳蝸植入術是在顯微鏡下手術,開放乳突,開放面隱窩,從后鼓室放置人工耳蝸電極,完成人工耳蝸植入。植入過程中,術者單手持夾夾住電極后方硅膠凸起,在術野清洗的情況下,另一手方可協助托扶電極硅膠凸起前方植入電極,且顯微鏡下手術難度較大(視野擺動較大),對術者操作要求高;而對于術野出血較多或不清晰的患者,電極植入是依靠傳統鑷子,穩定性較差,影響植入過程以及植入后效果。自2014年以來國外學者逐漸嘗試在耳內鏡下完成人工耳蝸植入術,所探索的手術方式中,此方法損傷面神經的風險明顯下降,且對患者正常組織損傷相對較小,但由于術中操作者左手必須持鏡,單手持器械,電極植入過程技術要求更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結合以上現有的技術,提供一種新型的人工耳蝸電極植入裝置,其可在單手操作的情況下,更為簡單地、穩定地將電極植入耳蝸,從而降低手術難度,提高手術成功率以及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人工耳蝸電極植入裝置,其包括呈左右設置的內套管、外套管,所述的內套管套裝在外套管內,所述的內套管可在外套管內左右移動/轉動,所述的外套管的側壁設有呈左右延伸的第一缺口,所述的第一缺口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外套管的左右兩端連接,所述的內套管的側壁設有夾持槽、呈左右延伸的第二缺口,所述的第二缺口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內套管的左右兩端連接,所述的夾持槽沿內套管側壁的圓周方向設置,所述的夾持槽與第二缺口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外套管的側壁設有呈左右設置的移動槽,所述的移動槽的左右兩端均設有沿外套管側壁的圓周方向設置的轉動槽,所述的轉動槽的一端與移動槽連接,所述的內套管的外側壁固接有卡件,所述的卡件與移動槽、轉動槽活動連接,使得所述的內套管可沿移動槽左右移動、繞轉動槽轉動。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外套管的左端連接有手柄,所述的外套管的右端設有觀察孔,所述的觀察孔設置在第一缺口對側的側壁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轉動槽的自由端設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呈左右設置,所述的定位槽的右端與轉動槽的自由端連接,所述的定位槽與卡件匹配。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卡件設有兩個,兩個所述的卡件呈左右排列設置,所述的移動槽的左右兩端均設有兩個轉動槽,所述的兩個轉動槽呈左右排列設置,兩個轉動槽與兩個卡件一一對應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兩個所述的卡件的自由端之間設有連接件,兩個所述的卡件的自由端通過連接件相互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醫生可通過第二缺口把電極放置在夾持槽內,使得夾持槽夾緊電極,再轉動內套管使夾持槽置于第一缺口上,把外套管伸進耳道內,然后推動內套管,使電極推進到相應的植入部位,最后轉動內套管使第二缺口與第一缺口對合后取出裝置,從而完成人工耳蝸電極植入手術,內套管與外套管的相互配合四壁環抱,防止電極過軟,插入過程電極的中段容易彎曲而導致的插入過程難度增加,醫生可單手操作將電極推送至耳蝸內,因為內套管與外套管的相互作用,使得電極的插入有力學受力點,穩定性大大地增強,從而降低手術難度,提高手術成功率以及安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佛山醫院),未經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佛山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2157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電位治療儀線控器
- 下一篇:一種彎度可控的心臟起搏電極植入導引鋼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