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六行采棉機用轉向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19564.1 | 申請日: | 2018-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638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忠義;陳宮博;劉春雷;張蕊;李廣兵;周聲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諸城市義和車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35/00 | 分類號: | B60B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200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向節 拐臂 一端連接 連接臂 油缸 本實用新型 采棉機 輪轂 應力集中現象 雙輸出結構 橫梁結構 緩沖作用 兩側板 同步性 轉向橋 拼焊 斷裂 鋼板 避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六行采棉機用轉向橋,包括橋體、轉向節和輪轂,所述橋體的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轉向節Ⅰ和轉向節Ⅱ,所述轉向節Ⅰ和轉向節Ⅱ的外側安裝有輪轂,所述轉向節Ⅰ和轉向節Ⅱ上安裝有拐臂Ⅰ和拐臂Ⅱ,所述拐臂Ⅰ的一端通過連接臂Ⅰ與油缸的一端連接,所述油缸的另一端通過連接臂Ⅱ與拐臂Ⅱ的一端連接,所述拐臂Ⅱ的另一端通過連接臂Ⅲ與拐臂Ⅰ的另一端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橫梁結構采用鋼板進行拼焊,兩側板厚為30mm,在使用過程能夠有效起到緩沖作用,避免了應力集中現象,能夠有效的避開斷裂失效發生,進而本實用新型采用單向雙輸出結構的油缸,提高了轉向的同步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機零部件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六行采棉機用轉向橋。
背景技術
目前的轉向橋采用馬蹄管或者矩管結構的橫梁,該類轉向橋承載在3噸以下,因承載負荷較大,馬蹄管或者矩管結構的橫梁已經不能滿足承載的符合要求,出現了應力集中現象,進而導致斷裂失效現象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種六行采棉機用轉向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橋體、轉向節和輪轂,其特征在于,所述橋體的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轉向節Ⅰ和轉向節Ⅱ,所述轉向節Ⅰ和轉向節Ⅱ的外側安裝有輪轂,所述轉向節Ⅰ和轉向節Ⅱ上安裝有拐臂Ⅰ和拐臂Ⅱ,所述拐臂Ⅰ的一端通過連接臂Ⅰ與油缸的一端連接,所述油缸的另一端通過連接臂Ⅱ與拐臂Ⅱ的一端連接,所述拐臂Ⅱ的另一端通過連接臂Ⅲ與拐臂Ⅰ的另一端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橋體的橫梁采用鋼板進行拼焊,兩側板厚30mm。
作為優選,所述油缸采用單向雙輸出結構的油缸,提高了轉向同步性。
通過以上設置,本實用新型的橫梁結構采用鋼板進行拼焊,兩側板厚為30mm,在使用過程能夠有效起到緩沖作用,避免了應力集中現象,能夠有效的避開斷裂失效發生,進而本實用新型采用單向雙輸出結構的油缸,提高了轉向的同步性。
附圖說明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橋體,2、轉向節Ⅰ,3、轉向節Ⅱ,4、輪轂,5、拐臂Ⅰ,6、拐臂Ⅱ,7、油缸,8、連接臂Ⅰ,9、連接臂Ⅱ,10、連接臂Ⅲ。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橋體1、轉向節和輪轂4,其特征在于,所述橋體1的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轉向節Ⅰ2和轉向節Ⅱ3,所述轉向節Ⅰ2和轉向節Ⅱ3的外側安裝有輪轂4,所述轉向節Ⅰ2和轉向節Ⅱ3上安裝有拐臂Ⅰ5和拐臂Ⅱ6,所述拐臂Ⅰ5的一端通過連接臂Ⅰ8與油缸7的一端連接,所述油缸7的另一端通過連接臂Ⅱ9與拐臂Ⅱ6的一端連接,所述拐臂Ⅱ6的另一端通過連接臂Ⅲ10與拐臂Ⅰ5的另一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橋體1的橫梁采用鋼板進行拼焊,兩側板厚30mm。
進一步的,所述油缸7采用單向雙輸出結構的油缸7,提高了轉向同步性。
通過以上設置,本實用新型用以安裝在收割機中,在行駛過程中,通過轉動方向盤,使油缸7拉伸,油缸7的拉伸通過連接臂Ⅰ8和連接臂Ⅱ9帶動拐臂Ⅰ5、轉向節Ⅰ2轉動,進而拐臂Ⅰ5的另一端通過連接臂Ⅲ10帶動轉向節Ⅱ3同步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諸城市義和車橋有限公司,未經諸城市義和車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195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