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平裸眼井用液壓扶正雙向承壓封隔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18187.X | 申請日: | 2018-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779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馬中亮;路淼森;楊哲;董潮;高紅茜;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中亮;路淼森;楊哲;劉明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2 | 分類號: | E21B33/122;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16499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 | 國省代碼: | 青海;6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封隔器 油腔 雙向承壓封隔器 水平裸眼井 遇油膨脹式 液壓推動 膨脹物 油通道 扶正 膠筒 脹緊 坐封 膨脹 本實用新型 凸出 橡膠塞套 反應物 封堵環 膨脹腔 外側壁 中心管 套管 鏟片 井內 腔內 自帶 加壓 連通 裝配 壓縮 改進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平裸眼井用液壓扶正雙向承壓封隔器,橡膠塞套在液壓推動腔內的液壓推動下壓縮反應油腔時,使得鏟片將封堵環片與中心管的連接鏟開,使得反應油通道與反應油腔連通,從而也就使得反應油腔內的反應油沿著反應油通道進入膨脹腔,反應油與膨脹反應物發生反應產生膨脹物,膨脹物將上脹緊膠筒和下脹緊膠筒的外側壁中央向外凸出,即可快速完成坐封,也就是對現有封隔器進行了改進,結構較為簡單,便于裝配,且也是采用遇油膨脹式封隔器的原理,自帶擴張液,只需對套管內加壓就可進行坐封,避免了遇油膨脹式封隔器必須接觸井內的油才能膨脹的問題,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開采器械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平裸眼井用液壓扶正雙向承壓封隔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水平裸眼井作業中,使用的套管外封隔器可以采用遇油膨脹式封隔器,而對于遇油膨脹式封隔器來講,在其坐封過程中必須保證滿足要求的油量,遇油膨脹式封隔器內部的膨脹部件才能漲封進行分隔,而在客觀條件下,油田開發后期的低滲透水平井或地層壓力較低的裸眼井中油量非常少,無法滿足遇油膨脹式封隔器的油量要求,這導致需要從地面循環柴油進行供給才能保證遇油膨脹式封隔器的正常工作,如此一來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從地面進行循環柴油存在安全隱患;二是耗油量高,使用成本較高。
申請號為2014205166691、申請名稱為“水平井封隔器”的中國專利,包括中心管的前端與一上接頭相固定連接,中心管的后端與一下接頭相固定連接;缸套套設在中心管外,缸套的前端與上接頭相固定連接,缸套與中心管之間形成一環形空間,缸套的后部設置有一能自前至后單向開啟的單向閥;活塞能滑動的位于環形空間內且用于將環形空間分隔為相隔離的前部空間和后部空間,中心管上開設有一與前部空間相連通的液壓流道孔,后部空間內填充有擴張液;膠筒組件包括從前至后依次套設在中心管外的上膠筒座、膠筒、下膠筒座,膠筒的本體內開設有一填充空間,該填充空間內充有填充物。但是該技術方案存在結構復雜,需要依賴微小的單向閥,不便于裝配人員裝配,同時如果在裝配時將單向閥裝反,則容易導致整個裝置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以上現有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平裸眼井用液壓扶正雙向承壓封隔器,對現有封隔器進行了改進,結構較為簡單,便于裝配,也是采用遇油膨脹式封隔器的原理,自帶擴張液,只需對套管內加壓就可進行坐封,避免了遇油膨脹式封隔器必須接觸井內的油才能膨脹的問題,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平裸眼井用液壓扶正雙向承壓封隔器,包括接頭和中心管,所述接頭分為上接頭和下接頭,所述中心管豎直放置且上下兩端分別嵌套并螺紋連接有所述上接頭和所述下接頭,所述中心管的外圓周壁面中央固定設置有兩個呈環片狀的近心嵌合環,兩個所述近心嵌合環上分別嵌套有上脹緊膠筒和下脹緊膠筒,所述上脹緊膠筒和所述下脹緊膠筒自近心嵌合環相向延伸;
所述上脹緊膠筒和所述下脹緊膠筒之間嵌套有橡膠壓筒,所述橡膠壓筒遠離所述中心管的端部分別上下延伸覆蓋到所述上脹緊膠筒和所述下脹緊膠筒相對且分別嵌套在所述近心嵌合環上的一端,所述橡膠壓筒的內側壁分別壓靠在所述上脹緊膠筒和所述下脹緊膠筒的外側壁上,通過所述橡膠壓筒完成所述上脹緊膠筒和所述下脹緊膠筒相對一端的緊固;
所述上脹緊膠筒和所述下脹緊膠筒相向端的外側壁分別嵌入有遠心嵌合環,兩個所述遠心嵌合環遠離中心管的端部分別嵌套并固定設置有上套筒和下套筒,所述上套筒和所述下套筒自遠心嵌合環分別相向延伸且相向端分別嵌套并螺紋連接在所述上接頭的下端和所述下接頭的上端;
所述中心管上處于所述上接頭的下方和所述下接頭的上方的位置分別繞著所述中心管的豎直中心線均布貫穿設置有若干個液壓孔,所述上套筒和所述下套筒分別與所述中心管之間有間隙且兩個所述間隙分別處于所述上脹緊膠筒和所述上接頭之間和所述下脹緊膠筒和所述下接頭之間,所述間隙內嵌入有橡膠塞套,所述橡膠塞套靠近所述接頭的端部與所述接頭之間形成液壓推動腔,所述液壓推動腔通過所述液壓孔與所述中心管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中亮;路淼森;楊哲;劉明,未經馬中亮;路淼森;楊哲;劉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1818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