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鏡頭模組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1317337.5 | 申請日: | 2018-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365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韋傳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G02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思誠業(y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剛;龔敏 |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國省代碼: | 新加坡;SG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鏡頭模組 內壁面 外緣面 本實用新型 光軸 鏡筒 物側 收容空間 光學部 連接面 物側面 像側面 延伸面 周邊部 鏡片 抵接 光軸方向 相對設置 連接物 良率 內壁 側面 延伸 | ||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鏡頭模組,公開了一種鏡頭模組。本實用新型中,鏡頭模組包括具有收容空間的鏡筒以及設置在收容空間內且具有光軸的第一鏡片,第一鏡片包括光學部以及繞設在光學部周緣的周邊部,周邊部包括相對設置的物側面與像側面、以及與鏡筒抵接的外緣面,外緣面連接物側面與像側面,鏡筒包括與外緣面抵接的第一內壁面、設置在第一內壁面靠近物側一端的第二內壁面、以及連接第一內壁面與第二內壁面的第一延伸面,第一內壁面到光軸的距離小于第二內壁面到光軸的距離,物側面包括自外緣面靠近物側的邊緣朝光軸方向延伸的第一連接面,第一連接面比第一延伸面更靠近物側。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鏡頭模組,能夠提高鏡頭模組的良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光學成像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鏡頭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電子設備不斷地朝著智能化發(fā)展,除了數碼相機外,便攜式電子設備例如平板電腦、手機等也都配備了拍照攝像功能的鏡頭模組,以滿足用戶隨時拍照的需要。相關技術的鏡頭模組包括具有收容空間的鏡筒,以及收容于收容空間中的鏡片。
發(fā)明人發(fā)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鏡片在注塑成型的過程中,靠近模具分型面的位置會產生毛邊,該毛邊通常位于鏡片的邊緣,導致鏡片在組裝入鏡筒時會與鏡筒內壁發(fā)生干涉而導致不易組裝,進而影響鏡頭模組的良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鏡頭模組,能夠提高鏡頭模組的良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鏡頭模組,包括具有收容空間的鏡筒以及設置在所述收容空間內且具有光軸的第一鏡片,所述第一鏡片包括光學部以及繞設在所述光學部周緣的周邊部,所述周邊部包括相對設置的物側面與像側面、以及與所述鏡筒抵接的外緣面,所述外緣面連接所述物側面與所述像側面,所述鏡筒包括與所述外緣面抵接的第一內壁面、設置在所述第一內壁面靠近物側一端的第二內壁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內壁面與所述第二內壁面的第一延伸面,所述第一內壁面到所述光軸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內壁面到所述光軸的距離,所述物側面包括自所述外緣面靠近物側的邊緣朝光軸方向延伸的第一連接面,所述第一連接面比所述第一延伸面更靠近物側。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由于所述第一連接面與所述外緣面的交接處在注塑成型的過程中會產生毛邊,通過設置所述外緣面與所述鏡筒抵接,從而鏡筒能夠穩(wěn)固的抵持住第一鏡片沒有毛邊的位置;通過設置所述鏡筒包括與所述外緣面抵接的第一內壁面、設置在所述第一內壁面靠近物側一端的第二內壁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內壁面與所述第二內壁面的第一延伸面,所述第一內壁面到所述光軸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內壁面到所述光軸的距離,所述物側面包括自所述外緣面靠近物側的邊緣朝光軸方向延伸的第一連接面,所述第一連接面比所述第一延伸面更靠近物側,從而在第一延伸面的物側預留出了一定的空間以容納鏡片在所述第一連接面與所述外緣面的交接處的毛邊,有效防止了第一鏡片的毛邊與鏡筒內壁干涉、卡住而導致不易組裝的問題,提高了鏡頭模組的良率。
另外,所述鏡筒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內壁面像側的第三內壁面以及連接所述第三內壁面與所述第一內壁面的第二延伸面,所述像側面包括自所述外緣面靠近像側的邊緣朝光軸方向延伸的第二連接面,所述第二連接面比所述第二延伸面更靠近物側,所述第一內壁面到所述光軸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三內壁面到所述光軸的距離。如此設置,在第二延伸面的物側預留出了一定的空間以容納鏡片在所述第二連接面與所述外緣面的交接處的毛邊,進一步防止了第一鏡片的毛邊與鏡筒內壁干涉、卡住而導致不易組裝的問題,提高了鏡頭模組的良率。
另外,所述鏡頭模組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鏡片像側的第二鏡片,所述第二鏡片與所述第三內壁面抵接,所述第一鏡片與所述第二鏡片之間夾設有遮光片。
另外,所述遮光片相比所述第二延伸面更靠近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經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173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