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池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296260.8 | 申請日: | 2018-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041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小榮;李鵬飛;趙賓;吳岸為;劉國峰;李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張向琨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殼體 端蓋 電池 電池模組 連接條 面周緣 彼此相對 多個電池 連接面 外端面 開口 本實用新型 并排布置 方向相對 外殼固定 開口處 搭接 外端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池模組,其包括:多個電池,多個電池沿厚度方向并排布置,各電池包括外殼,外殼包括兩個第一面,所述兩個第一面沿厚度方向彼此相反,各第一面包括第一面周緣;每相鄰兩個電池的外殼的第一面沿厚度方向彼此相對,相鄰兩個電池的外殼的第一面周緣沿厚度方向彼此相對。電池模組還包括連接條,連接條沿相鄰兩個電池的外殼的相對的第一面周緣設置,連接條將相鄰兩個電池的外殼固定連接在一起;外殼包括殼體和端蓋;殼體包括高度方向的開口,殼體在開口處具有高度方向的外端面;端蓋包括在高度方向的外側的連接面;端蓋搭接于殼體的外端面上,或者端蓋位于殼體的開口內且端蓋的連接面在高度方向相對殼體的外端面不向外突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模組。
背景技術
在電動車輛以及儲能設備領域中,通常采用電池作為能源,多個電池并排布置組裝成電池模組,多個電池模組再組裝成電池包安裝于電動車輛或儲能設備中。各電池包括殼體。在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粘接膠粘接在殼體的大面的中間位置以將多個并排布置的電池連接在一起。在電池模組組裝過程中,需要使粘接膠盡量多地占用殼體的大面,以保證盡量大的粘接面積,這就導致使用的粘接膠的量非常大。另外,為了保證電池能通過粘接膠粘接不會發生移動,粘接膠還需進行固化處理,而大量的結構膠固化需要的時間長,造成生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模組,其能大大降低對多個電池連接在一起的材料的使用量、進而能提高生產效率和能量密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池模組,其包括:多個電池,多個電池沿厚度方向并排布置,各電池包括外殼,外殼包括兩個第一面,所述兩個第一面沿厚度方向彼此相反,各第一面包括第一面周緣;其中,每相鄰兩個電池的外殼的第一面沿厚度方向彼此相對,相鄰兩個電池的外殼的第一面周緣沿厚度方向彼此相對。電池模組還包括連接條,連接條沿相鄰兩個電池的外殼的相對的第一面周緣設置,并且連接條將相鄰兩個電池的外殼固定連接在一起。外殼包括殼體和端蓋。殼體包括高度方向的開口,殼體在開口處具有高度方向的外端面;端蓋包括在高度方向的外側的連接面。端蓋搭接于殼體的外端面上,或者端蓋位于殼體的開口內且端蓋的連接面在高度方向相對殼體的外端面不向外突出。
在一實施例中,相鄰兩個電池的第一面周緣處形成有收容空間,連接條設置于收容空間內。
在一實施例中,相鄰兩個電池的外殼的兩個第一面之間設置有在高度方向和寬度方向貫通的間隙,所述間隙在相對的兩個第一面周緣處形成收容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殼體包括:兩個大面,沿厚度方向彼此相反,各大面包括寬度方向的兩個大面寬向緣;外殼的各第一面周緣包括殼體的一個大面的兩個大面寬向緣;相鄰兩個電池的殼體的相對的兩個大面寬向緣處形成第一收容空間,收容空間包括第一收容空間,第一收容空間內設置有連接條。
在一實施例中,殼體還包括:兩個小面,沿寬度方向彼此相反,各小面分別在兩個大面的相反的兩個大面寬向緣處連接于兩個大面;相鄰兩個電池的殼體的相對的兩個小面分別從相鄰兩個電池的殼體的相對的大面寬向緣向外張開,以在兩個大面寬向緣處向外形成第一收容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相鄰兩個電池的殼體的相對的兩個小面分別從相鄰兩個電池的殼體的相對的大面寬向緣以弧面向外張開。
在一實施例中,端蓋包括沿厚度方向彼此相反的兩個長面,各長面包括高度方向的長面高向外緣;外殼的各第一面周緣包括端蓋的長面高向外緣;相鄰兩個電池的端蓋的相對的兩個長面之間形成第二收容空間,收容空間包括第二收容空間,第二收容空間收容有連接條。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相對的兩個長面均形成缺口,相對的缺口形成第二收容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各端蓋的各長面相對厚度方向同一側的殼體的大面沿厚度方向向內偏移,以使各長面與殼體的高度方向的外端面之間形成凹槽,相鄰兩個端蓋之間的凹槽形成第二收容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29626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