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讀加脈沖式遠傳水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290903.8 | 申請日: | 2018-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171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生;潘廣尋;李佐;李佳怡;潘柯;王傳榮;刁海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濰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15/06 | 分類號: | G01F15/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程靜靜 |
| 地址: | 2625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讀 計數部件 脈沖式 遠傳水表 脈沖傳感器 水表基表 傳感器 字輪 讀取 本實用新型 脈沖丟失 收費數據 瞬時流量 攻擊 小流量 直讀式 記錄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直讀加脈沖式遠傳水表,包括水表基表,所述水表基表上安裝有帶直讀傳感器的字輪計數部件和帶脈沖傳感器的感應計數部件,帶直讀傳感器的字輪計數部件和帶脈沖傳感器的感應計數部件各自獨立工作。具有以下優點:即克服了直讀不能記錄立方米以下小流量和瞬時流量的缺點,又克服了脈沖式可能產生累計誤差的缺點;由于收費數據讀取的是直讀式的整數位(立方米),磁攻擊所造成的脈沖丟失對整數位不再產生影響,因而徹底克服了長期以來脈沖式遠傳水表怕磁攻擊的缺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讀加脈沖式遠傳水表,屬于儀表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以往的遠傳水表大致分為兩大類,直讀式和脈沖式,直讀式是直接讀出字輪計數器數字的方式;脈沖式是通過累加脈沖得出字輪計數器數字的方式,目前兩者均得到了規模化的應用。直讀式讀取的是各位機械字輪上的數字,因此它不會像脈沖累計方式那樣,由于脈沖不準而造成累計誤差,同時,它在運行過程中也無需供電,每個字輪上的直讀傳感裝置就記錄著字輪數據,這是直讀式的優勢。但直讀式的各位機械字輪的最小位是1立方米單位,這在過去抄表的目的是為了收費的情況下是可以滿足應用的。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抄表的目的已遠遠不是滿足于以立方米為單位的收費了,而是要對100升、10升、1升,甚至更小的流量數據進行采集記錄,形成瞬時流量和大數據分析系統,以便于跟蹤用水狀況、掌握用水規律、監控漏損等。
脈沖式可以采集記錄更小流量單位的數據,但長期累計使用可能有累計誤差的存在;直讀式可以在長期使用中保持讀出的數據與機械計數器數據一致,但不能采集記錄更小流量。
由于直讀式和脈沖式都是分別使用,雖各自的優點發揮的很好,但各自的缺點確無法克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直讀加脈沖式遠傳水表,直讀式基礎上增加脈沖功能之后,直讀式部分依然記錄著1立方米以上的個、拾、百、千----位的數據,而需要1立方米以下的更小數據時則讀取脈沖數據,滿足了用同一只水表,即克服了直讀不能記錄立方米以下小流量和瞬時流量的缺點,又克服了脈沖式可能產生累計誤差的缺點;由于收費數據讀取的是直讀式的整數位(立方米),磁攻擊所造成的脈沖丟失對整數位不再產生影響,因而徹底克服了長期以來脈沖式遠傳水表怕磁攻擊的缺點。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直讀加脈沖式遠傳水表,包括水表基表,所述水表基表上安裝有帶直讀傳感器的字輪計數部件和帶脈沖傳感器的感應計數部件,帶直讀傳感器的字輪計數部件和帶脈沖傳感器的感應計數部件各自獨立工作。
進一步的,所述帶直讀傳感器的字輪計數部件提供個位、拾位、百位、千位立方米的累計流量數據,帶脈沖傳感器的感應計數部件提供個位立方米以下單位的累計流量數據或瞬時流量數據。
進一步的,所述帶脈沖傳感器的感應計數部件包括脈沖傳感器和與脈沖傳感器相對應的感應指針,脈沖傳感器固定在水表基表的殼體上,感應指針裝在水表基表的指針轉軸上,或鏡像裝在水表基表的轉動部件上。。
進一步的,所述脈沖傳感器與感應指針的感應距離短,脈沖傳感器發出的信號是由計算機采集接收,感應指針每轉動一圈,脈沖傳感器就發出一次或一組信號。
進一步的,所述脈沖傳感器上安裝有自保持開關,感應指針上安裝有磁鋼,帶脈沖傳感器的感應計數部件采用自保持開關和雙磁感應技術。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一、使原有的直讀式或者脈沖式的一只遠傳水表的單項功能擴展成了以下三項功能:
1、直讀式遠傳水表的功能。
2、脈沖式遠傳水表的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濰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濰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2909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