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氣回收自動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288216.2 | 申請日: | 2018-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487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杭宗猛;王福貞;劉海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聚能環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7D7/08 | 分類號: | B67D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氣輸送管 數據監測 滑軌 焊接 自動監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 連接口處 油氣回收 卡槽 卡塊 上下兩側 外力作用 晃動 穿插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油氣回收自動監測裝置,包括數據監測箱、數據監測箱中間位置穿插的油氣輸送管以及數據監測箱底部焊接的基座,所述數據監測箱與所述油氣輸送管連接口處的兩側焊接有滑軌,所述滑軌的內部開設有卡槽,所述油氣輸送管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U形塊和第二U形塊,所述第一U形塊和所述第二U形塊靠近所述卡槽的一側均焊接有卡塊,所述第一U形塊和所述第二U形塊通過所述卡塊與所述滑軌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當工作人員或是其他的外力作用造成油氣輸送管的晃動時,可通過數據監測箱表面上的第一U形塊和第二U形塊對油氣輸送管與數據監測箱的連接口處的油氣輸送管形成加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監測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油氣回收自動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汽油為一種極易揮發的物質,在平常對汽油的運輸、儲存以及拆卸的過程中,都會產生油氣,揮發至空氣中的油氣不僅會影響到附近居民正常的生活污染環境,而且還存在著火災爆炸事故的潛在危險,隨著現代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和提高,環境問題逐漸受到政府和普通民眾的關注,為保證油氣回收的實施效果,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的加油站安裝了油氣回收自動監測裝置,對油氣的回收進行實時監測。
現有的技術存在以下問題:在對油氣進行監測時,一般多為由油氣輸送管將回收的油氣通入數據監測箱內,對回收的油氣進行監測,但油氣輸送管在和數據監測箱進行連接后,工作人員在操作時難免會觸碰到油氣輸送管,造成油氣輸送管與數據監測箱的連接口處松動或是脫離,使得輸送的油氣外泄,對空氣造成污染。
當在對回收的油氣進行監測時,空氣中揮發的油氣會通過油氣輸送管與數據監測箱的連接口處滲入到數據監測箱的內部,且一段時間后油氣會堆積在連接口處形成污垢,造成監測出的數據不準確,影響工作的正常進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油氣回收自動監測裝置,具有油氣輸送管不易松動、監測數據更加準確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油氣回收自動監測裝置,包括數據監測箱、數據監測箱中間位置穿插的油氣輸送管以及數據監測箱底部焊接的基座,所述數據監測箱與所述油氣輸送管連接口處的兩側焊接有滑軌,所述滑軌的內部開設有卡槽,所述油氣輸送管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U形塊和第二U形塊,所述第一U形塊和所述第二U形塊靠近所述卡槽的一側均焊接有卡塊,所述第一U形塊和所述第二U形塊通過所述卡塊與所述滑軌固定連接,所述卡塊卡合在所述卡槽的內部,所述第二U形塊的一側設置有旋鈕,所述旋鈕的一端焊接有螺桿,所述螺桿穿插進所述第一U形塊的內部,所述第二U形塊的上表面的兩側均分布有若干個螺紋孔,兩側的所述螺紋孔以所述第二U形塊的中間位置對稱。
為了對連接口進行保護作用,作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一U形塊的兩側設置有保護罩,所述保護罩的一端焊接有連接桿,所述數據監測箱靠近所述第一U形塊上方的連兩側開設有孔洞,孔洞內旋合連接有轉鈕,所述連接桿通過所述轉鈕與所述數據監測箱固定連接。
為了第一U形塊和卡槽更好的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卡槽的寬度與所述卡塊的寬度相符合,所述卡塊焊接于所述第一U形塊下表面的中間位置,且所述螺桿上分布的螺紋與所述螺紋孔內設置的紋路相契合。
為了對連接口周圍的油氣進行吸附,作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保護罩的上表面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部粘合連接有吸油棉,且所述保護罩的內部為空心結構。
為了使油氣輸送管與數據監測箱更好的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優選的方案,兩個所述保護罩靠接閉合在一起時,中間形成有圓口,所述圓口的半徑與所述油氣輸送管截面的半徑相等,所述保護罩在所述數據監測箱前表面上的突出長度為6厘米。
為了使第一U形塊和所述第二U形塊更好的工作,作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一U形塊在所述數據監測箱前表面上的突出長度為5厘米,所述第二U形塊在所述數據監測箱前表面上的突出長度為3厘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聚能環保有限公司,未經聚能環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2882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體式油氣回收在線監測裝置
- 下一篇:液體集中加注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