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段蓋上鋼框架與蓋下鋼筋混凝土框架混合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275342.4 | 申請日: | 2018-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684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栓;周牧;張伯英;李宗凱;鞏同川;田磊;溫雅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E04B1/18;E04B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科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張亞軍;陳憲忠 |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換梁 鋼筋混凝土框架 上鋼框架 鋼筋混凝土梁 鋼筋混凝土柱 混合結構 框架結構 豎向平行 車輛段 鋼管柱 本實用新型 鋼梁 棋盤格 耗材 托柱 系梁 跨度 | ||
1.車輛段蓋上鋼框架與蓋下鋼筋混凝土框架混合結構,包括蓋上鋼框架(1)、蓋下鋼筋混凝土框架(2),其特征在于,
所述蓋上鋼框架(1)包括多根豎向平行設置的鋼管柱(4),各所述鋼管柱(4)之間布設橫向和縱向鋼梁(5)連為一體式的框架結構;
所述蓋下鋼筋混凝土框架(2)包括按棋盤格均勻分布的多根豎向平行設置的鋼筋混凝土柱(6),各所述鋼筋混凝土柱(6)之間布設橫向轉換梁(28)和縱向鋼筋混凝土梁(27)連為一體式的框架結構;在所述轉換梁(28)之間設置橫向的轉換梁一(281)并與所述縱向鋼筋混凝土梁(27)連接成節點一(39),在所述縱向鋼筋混凝土梁(27)之間設置縱向的托柱系梁(7)與所述轉換梁(28)連接成節點二(40);
所述蓋上鋼框架(1)蓋設在蓋下鋼筋混凝土框架(2)上;所述鋼管柱(4)底部插入下方對應處的鋼筋混凝土柱(6)內或封在下方對應節點一或節點二處的轉換梁一(281)或轉換梁(28)內;
所述鋼筋混凝土柱(6)、轉換梁(28)、轉換梁一(281)、鋼筋混凝土梁(27)和托柱系梁(7)內均設置鋼筋、澆注混凝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段蓋上鋼框架與蓋下鋼筋混凝土框架混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柱(4)底部與鋼筋混凝土柱(6)的連接結構為:
所述鋼筋混凝土柱(6)骨架中心設置型鋼(9),上下通透的中空的所述鋼管柱(4)下段外壁設置栓釘(8)后向下插入鋼筋混凝土柱(6)骨架的內壁和型鋼(9)外壁之間;所述鋼筋混凝土梁(27)、轉換梁(28)內部貼合鋼管柱(4)外壁設置牛腿一(10),所述牛腿一(10)末端對接錨固工字鋼梁一(11);
所述鋼筋混凝土柱(6)側壁內的豎向受力鋼筋(37)頂部固定在平行于鋼筋混凝土柱(6)側壁設置的豎筋連接板(12)上,所述豎筋連接板(12)上沿固定在牛腿一(10)的上翼緣一(101)底面;所述轉換梁(28)的上、下壁內側的受力鋼筋(37)通過搭接水平連接板一(13)固定在鋼管柱(4)外壁;各個所述牛腿一(10)兩側上翼緣一(101)與下翼緣一(102)之間對稱設置平行于牛腿一(10)的腹板一(103)的腰筋連接板(14),所述鋼筋混凝土梁(27)和轉換梁(28)的側壁內的腰筋固定在腰筋連接板(14)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段蓋上鋼框架與蓋下鋼筋混凝土框架混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柱(4)底部與轉換梁(28)及所述托柱系梁(7)連接節點二(40)的剛接結構為:
所述鋼管柱(4)底部插入轉換梁(28)內,所述托柱系梁(7)剛接在轉換梁(28)的兩側上部,所述托柱系梁(7)內設置固定在轉換梁(28)側壁外的牛腿二(16),所述牛腿二(16)懸臂端錨固工字鋼梁二(17),所述托柱系梁(7)的上、下壁內側的受力鋼筋(37)通過搭接水平連接板一(13)固定在鋼管柱(4)外壁;
所述轉換梁(28)底部沿側壁和底壁內側并排布設多根U形箍筋(38),所述箍筋(38)頂部通過搭接豎向的連接板二(19)固定在牛腿二(16)的上翼緣(161)底面;
所述轉換梁(28)內設置固定在鋼管柱(4)外壁的牛腿三(20),所述牛腿三(20)懸臂端錨固工字鋼梁三(21),所述牛腿三(20)兩側的上翼緣三(201)和下翼緣三(202)之間靠轉換梁(28)側壁對稱設置一對平行于轉換梁(28)側壁的連接板三(22),所述轉換梁(28)側壁內的腰筋三(23)末端固定在連接板三(22)上;
所述鋼管柱(4)底部與轉換梁一(281)及所述鋼筋混凝土梁(27)連接節點一(39)的剛接結構與節點二(40)處的剛接結構相同。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車輛段蓋上鋼框架與蓋下鋼筋混凝土框架混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一(10)、牛腿二(16)和牛腿三(20)為設置在梁內的工字型構件,各牛腿的腹板沿豎直方向設置。
5.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車輛段蓋上鋼框架與蓋下鋼筋混凝土框架混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柱系梁(7)內上、下壁內側受力鋼筋(37)與牛腿二(16)的上、下翼緣間設置加勁肋(24)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27534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綜合管廊施工模板
- 下一篇:一種綜合管廊支架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