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不粘底鴛鴦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245223.4 | 申請日: | 2018-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916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柏棋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柏棋 |
| 主分類號: | A47J27/12 | 分類號: | A47J27/12;A47J36/00;A47J36/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楊俊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綿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隔板 本實用新型 火鍋底料 鴛鴦鍋 不粘 側壁 卡口 懸掛 鍋底接觸 鍋體 漏孔 粘鍋 堆積 體內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不粘底鴛鴦鍋,包括鍋體、設于鍋體內的分隔板以及懸掛于分隔板上的漏框;所述漏框的側壁和底部上均勻分布有多個漏孔,漏框的側壁上設有卡口,漏框通過卡口懸掛于分隔板上。本實用新型中,漏框的設置,可避免火鍋底料配料等與鍋底接觸,避免火鍋底料配料等在鍋底上堆積,造成粘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炊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不粘底鴛鴦鍋。
背景技術
火鍋為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飲食方式,但由于火鍋底料、其它配料以及菜品在重力的作用下堆積于鍋中,很容易造成粘鍋的現象,粘鍋后造成焦糊,不僅影響口感,而且不易清洗。為防止粘鍋,通常會在鍋底的頂面成型一層耐高溫不粘層,如在金屬制鍋底上進行鐵氟龍的表面處理,能使鍋底部的頂面具有鐵氟龍材質的特性,從而達到不粘鍋及易清洗的效果。然而,此方法仍然不能達到完全不粘鍋的效果,且當其表面某處耐高溫不粘層發生破壞脫落時,破壞處很容易擴大進而導致粘鍋現象更易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不粘底鴛鴦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不粘底鴛鴦鍋,包括鍋體、設于鍋體內的分隔板以及懸掛于分隔板上的漏框;所述漏框的側壁和底部上均勻分布有多個漏孔,漏框的側壁上設有卡口,漏框通過卡口懸掛于分隔板上,漏框與鍋體的底部不接觸。
使用時,火鍋底料放置于漏框中,其它火鍋配料也放置于漏框中,由于漏框懸掛于分隔板上,且漏框與鍋體的底部不接觸,因而火鍋底料配料等不會與鍋底接觸,避免火鍋底料配料等在鍋底上堆積,因而可避免底料粘鍋。
可選地,所述鍋體包括一體成型的鍋底和鍋壁,所述鍋底的內表面涂覆有耐高溫不粘層。通過設置耐高溫不粘層,可進一步避免菜品在鍋底上粘鍋。
可選地,所述鍋底的內表面設有凸紋,凸紋與鍋底一體成型,凸紋高出鍋底1mm-2mm,所述耐高溫不粘層分布于凸紋與凸紋之間,且耐高溫不粘層的厚度小于凸紋的高度。
通過設置凸紋,使得耐高溫不粘層被分割成很多區域,使得某區域的耐高溫不粘層被鋼絲球清洗或其它原因遭到破壞時,破損處不至于蔓延至其它區域。
可選地,所述凸紋呈網格狀,均勻分布于鍋底的內表面。
可選地,所述鍋壁的內側面的底部設有所述的凸紋,凸紋之間涂覆有所述的耐高溫不粘層。即在鍋壁上與鍋底的連接處設置耐高溫不粘層,避免菜品等粘貼鍋壁,鍋壁上的凸紋同樣起到分隔耐高溫不粘層的作用,避免某區域的耐高溫不粘層遭到破壞蔓延至其它區域。
可選地,所述鍋體內設有隔板,隔板上設有多個通孔。通過設置隔板,可避免菜品直接與鍋底接觸,完全杜絕菜品在鍋底上堆積造成粘鍋的情況發生。
可選地,所述漏框的底部與鍋體的底部之間的距離為2cm-3cm。
漏框的底部與鍋體的底部之間的距離較大,則可能會造成漏框中的底料高出鍋體中的湯汁,漏框的底部與鍋體的底部之間的距離較小,則可能會造成菜品在漏框的底部與鍋體之間堆積,并且由于距離較小,堆積的菜品不容易被夾出,因而將漏框的底部與鍋體的底部之間的距離設計為2cm-3cm為最佳。
可選地,所述鍋體的底部設有導熱板。
導熱板的設置可將燃灶的熱量均勻地傳導至鍋體,避免鍋體底部局部受熱過高,造成粘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漏框的設置,可避免火鍋底料配料等與鍋底接觸,避免火鍋底料配料等在鍋底上堆積,因而可避免底料粘鍋,同時將漏框的底部與鍋體的底部之間的距離限制為2cm-3cm,避免漏框中底料高出鍋體中湯汁,且可避免菜品在漏框的底部與鍋體之間堆積不易被夾出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柏棋,未經王柏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2452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烹飪器具及其鍋蓋
- 下一篇:帶有濾水結構的碗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