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物化實驗用氧彈量熱計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238145.5 | 申請日: | 2018-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202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段雨愛;孫亞男;王雯;廖奕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都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K17/06 | 分類號: | G01K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亞琦;朱永飛 |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桶 氧彈 外筒 攪拌器 溫度傳感器 絕熱 定位圈 量熱計 多功能控制箱 本實用新型 工作介質 物化實驗 攪拌部 熱量計 熱傳遞效率 水桶側壁 通信連接 外筒內壁 懸吊構件 測溫端 熱輻射 散發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物化實驗用氧彈量熱計,包括熱量計多功能控制箱、外筒、外筒攪拌器、絕熱定位圈、氧彈、水桶、水桶攪拌器和溫度傳感器;氧彈放置在水桶的桶底上且與水桶側壁之間設有間隙,水桶放置在絕熱定位圈上,絕熱定位圈通過懸吊構件設置在外筒內且與外筒內壁之間設有間隙;外筒攪拌器的攪拌部設置在外筒內且位于水桶的外側,水桶攪拌器的攪拌部設置在水桶內;溫度傳感器的測溫端設置在水桶內,溫度傳感器與熱量計多功能控制箱通信連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提高氧彈本身與其周圍的工作介質之間的熱傳遞效率,減少氧彈本身及其周圍的工作介質的升溫時間,從而降低,氧彈量熱計通過熱輻射向外散發的熱量,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理化學實驗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物化實驗用氧彈量熱計。
背景技術
氧彈量熱計在物理化學實驗中常常被用來測量物質的恒容燃燒熱Qv。而要準確測量熱效應,關鍵是保證生產的熱量不散失,全部傳遞給量熱體系使量熱計的溫度升高。而現有氧彈量熱計中的氧彈傳熱效率較低,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使氧彈本身及其周圍的工作介質溫升高至在該熱量下的可升高到的最高溫度,而在氧彈本身及其周圍的工作介質的溫度升高過程中,氧彈量熱計通過熱輻射向外散發熱量,這就會造成測量結果出現偏差,所以為了提高測量準確性,需要提高傳熱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物化實驗用氧彈量熱計,可以通過提高氧彈本身與其周圍的工作介質之間的熱傳遞效率,減少氧彈本身及其周圍的工作介質的升溫時間,從而降低,氧彈量熱計通過熱輻射向外散發的熱量,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物化實驗用氧彈量熱計,包括熱量計多功能控制箱、外筒、外筒攪拌器、絕熱定位圈、氧彈、水桶、水桶攪拌器和溫度傳感器;所述氧彈放置在所述水桶的桶底上且與所述水桶側壁之間設有間隙,所述水桶放置在所述絕熱定位圈上,所述絕熱定位圈通過懸吊構件設置在所述外筒內且與所述外筒內壁之間設有間隙;所述外筒攪拌器的攪拌部設置在所述外筒內且位于所述水桶的外側,所述水桶攪拌器的攪拌部設置在所述水桶內;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測溫端設置在所述水桶內,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熱量計多功能控制箱通信連接;所述氧彈的殼體上沿所述氧彈殼體周向設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包括順時針螺旋凹槽和逆時針螺旋凹槽,所述順時針螺旋凹槽和所述逆時針螺旋凹槽交叉流體導通連接,所述順時針螺旋凹槽和所述逆時針螺旋凹槽均為軸截面為C字形凹槽,所述C字形凹槽槽口寬1~2mm,所述C字形凹槽槽深0.5~1mm。
上述物化實驗用氧彈量熱計,所述外筒攪拌器的攪拌部和所述水桶攪拌器的攪拌部均包括攪拌桿和槳葉,所述槳葉設置在所述攪拌桿的自由端,所述攪拌桿的固定端與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槳葉上設有導流槽,所述導流槽徑向截面形狀為錐形,所述錐形的縮口端遠離所述攪拌桿,所述錐形的縮口端為敞口端。
上述物化實驗用氧彈量熱計,所述導流槽深度為0.6~1mm。
上述物化實驗用氧彈量熱計,所述錐形縮口端遠離所述攪拌桿一端的開口直徑d與所述錐形擴口端鄰近所述攪拌桿一端的開口直徑D的比為1:3~4。
上述物化實驗用氧彈量熱計,鄰近所述攪拌桿的所述導流槽的槽壁為弧形。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1.利用氧彈殼體上的網狀凹槽(螺旋凹槽)不僅可以提高氧彈本身與其周圍工作介質之間的熱傳遞效率,還有利于改善工作介質在攪拌器攪拌作用下的流動狀況,有利于不同溫度的工作介質之間的混合,從而有利于氧彈本身及其周圍的工作介質快速升溫以及溫度達到均衡,從而減少量熱計通過熱輻射向外散出的熱量。
2.槳葉上的導流槽有利于槳葉在將槳葉表面的流體甩出時賦予該流體一定的方向性,即使被槳葉甩出的部分流體在攪拌桿的徑向上沿遠離攪拌桿的方向流動,從而有利于被槳葉甩出的流體與其他流體的混合,從而有利于流體內部的熱傳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都師范大學,未經首都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2381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硅橡膠基材的柔性熱流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超聲波熱量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