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控水體藻類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203312.2 | 申請日: | 2018-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835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胡洪營;李尚;陶益;占新民;朱小琴;江海莎;程珣;黃遵諭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成都市興蓉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32 | 分類號: | C02F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10008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應裝置 船身 進水口 水體藻類 出水口 動力輸出模塊 水中 本實用新型 紫外線輻照 紫外線照射 水面 照射處理 上移動 浸沒 紫外線 排出 藻類 后排 漂浮 水體 驅動 生長 移動 | ||
一種防控水體藻類裝置,其包括:船身,反應裝置,所述反應裝置安裝于所述船身,在所述船身漂浮在水面上時,所述反應裝置浸沒在水中,所述反應裝置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位于所述反應裝置的一端,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反應裝置的另一端,隨著所述船身在水中移動,水能夠從所述進水口流入所述反應裝置內,并且從所述出水口排出所述反應裝置,所述反應裝置內設置有紫外線輻照模塊;動力輸出模塊,所述動力輸出模塊能夠驅動所述船身在所述水面上移動。本實用新型的防控水體藻類裝置能夠在指定區域內活動,使進水口附近的水流入反應裝置,在反應裝置內經過紫外線的照射處理后排出反應裝置,紫外線照射能夠抑制水體中藻類的生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體的藻類防控領域,特別是一種防控水體藻類裝置。
背景技術
景觀水體具有開放性、水域面積大、水深較淺、流動性差、易受污染等特點,容易出現藻類過度生長、水華暴發的問題。而且,在水資源匱乏的背景下,再生水成為了景觀水體的重要補給水源,再生水中殘存的氮、磷可能增加景觀水體中藻類過度生長、水華暴發的風險。藻類過度生長、水華暴發不但造成景觀水體的感官愉悅度下降,還可能向水中釋放藻毒素,進而引發生態和健康問題。
傳統的藻類防控方法,如強化混凝沉淀、投加化學藥劑、粘土絮凝等,大多是在水華暴發后,采取的藻水分離與殺藻措施,容易引起藻細胞破裂,造成藻毒素釋放的二次污染問題。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紫外線照射防控藻類,現有的裝置安裝在水體岸邊,占地面積較大,無法對重點區域針對處理靈活性不足、響應慢,難以實現對景觀水體中藻類的有效防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防控水體藻類裝置,能夠靈活、快速地對景觀水體中的藻類進行有效防控。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防控水體藻類裝置,其包括:
船身,所述船身能夠漂浮在水面上;
反應裝置,所述反應裝置安裝于所述船身,在所述船身漂浮在水面上時,所述反應裝置至少部分地浸沒在水中,所述反應裝置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位于所述反應裝置的一端,所述出水口位于與所述進水口的所在側相反的所述反應裝置的另一端,隨著所述船身在水中移動,水能夠從所述進水口流入所述反應裝置內,并且從所述出水口排出所述反應裝置,
所述反應裝置內設置有能夠發出紫外線的紫外線輻照模塊;
動力輸出模塊,所述動力輸出模塊能夠驅動所述船身在所述水面上移動。
優選地,所述反應裝置內設置有格柵,所述格柵位于所述進水口和所述紫外線輻照模塊之間。
優選地,所述進水口位于所述水面附近。
優選地,所述紫外線輻照模塊包括紫外線燈管和套管,所述套管套設于所述紫外線燈管外面,所述套管由透光材料制成。
更優選地,所述紫外線燈管的軸向和所述反應裝置內的水流方向平行。
更優選地,所述紫外線燈管發出的紫外線的波長位于C波段,其中主要為波長254nm的紫外線。
更優選地,所述紫外線燈管發出的紫外線的劑量范圍為20-2000mJ/cm2。
優選地,所述防控水體藻類裝置還包括導流筒,所述導流筒設置在所述進水口。
優選地,所述船身為雙體船,具有兩個分隔開的船體,所述反應裝置位于兩個所述船體之間。
優選地,所述船身上設置有浮筒,或者所述反應裝置為反應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成都市興蓉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清華大學;成都市興蓉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2033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