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膜片式化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187467.1 | 申請日: | 201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639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梁世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益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17/04 | 分類號: | F02M17/04;F02M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尚群 |
| 地址: | 3552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負壓管 混合室 取壓孔 膜片式化油器 空氣腔 膜片泵 下蓋 連通 本實用新型 互相連接 取壓通道 一端封閉 一端設置 混合氣 側壁 孔口 外壁 圍合 油膜 發動機 體內 暢通 保證 | ||
一種膜片式化油器,包括互相連接的本體和下蓋,所述本體內設置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的混合室孔位于所述本體的側壁上,所述本體與下蓋共同圍合的腔體內設置有膜片泵,還包括負壓管,所述負壓管安裝在所述混合室孔的外壁上,所述負壓管靠近所述混合室孔的一端設置有至少一個負壓管取壓孔,所述負壓管取壓孔與所述混合室孔連通,所述負壓管的另一端封閉,所述負壓管通過管路與所述膜片泵的空氣腔連通。本實用新型帶負壓管的膜片式化油器,采用在混合室上增加了負壓管,通過改變取壓孔的位置和角度,在取壓孔的孔口處產生的一些多余油膜會同混合氣一起吸進發動機,從而保證空氣腔取壓通道暢通。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膜片式化油器,特別是一種帶負壓管的膜片式化油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膜片式化油器膜片泵的取壓孔采用在本體上直接鉆孔,同發動機的進氣管相通。可參見圖7,類似于圖7中的單個第二工藝孔3直接同膜片泵的空氣腔4相連的結構。在發動機使用過程中,由于混合氣冷凝現象,易產生油滴阻礙取壓孔的正常取壓。在發動機翻轉時,空氣腔4內的存油也容易隨著發動機翻轉和發動機本身吸力作用,流到混合室,同原有的正常混合氣被吸入發動機進行燃燒,使混合氣偏濃,造成轉速不穩,嚴重時造成發動機熄火。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帶負壓管的膜片式化油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膜片式化油器,包括互相連接的本體和下蓋,所述本體內設置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的混合室孔位于所述本體的側壁上,所述本體與下蓋共同圍合的腔體內設置有膜片泵,其中,還包括負壓管,所述負壓管安裝在所述混合室孔的外壁上,所述負壓管靠近所述混合室孔的一端設置有至少一個負壓管取壓孔,所述負壓管取壓孔與所述混合室孔連通,所述負壓管的另一端封閉,所述負壓管通過管路與所述膜片泵的空氣腔連通。
上述的膜片式化油器,其中,所述管路包括設置在所述本體上的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所述負壓管的中部設置有負壓側孔,所述第一管孔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負壓管側孔及所述第二管孔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管孔的另一端與所述空氣腔連通。
上述的膜片式化油器,其中,所述管路包括設置在所述本體上的第一管孔、第二管孔和設置在所述本體外壁上的連接槽,所述負壓管的中部設置有負壓側孔,所述第一管孔的一端與所述負壓側孔連通,所述第一管孔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槽的一端連通,所述連接槽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管孔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管孔的另一端與所述空氣腔連通。
上述的膜片式化油器,其中,所述負壓管的另一端通過堵頭封閉。
上述的膜片式化油器,其中,所述堵頭為球狀或圓柱形。
上述的膜片式化油器,其中,所述負壓管的軸線與所述混合室孔的軸線相交且與所述混合室孔的軸線所在的水平面間具有一夾角。
上述的膜片式化油器,其中,所述負壓管靠近所述混合室孔的一端設置有多個負壓管取壓孔,所述多個負壓管取壓孔均布在所述負壓管的側壁上。
上述的膜片式化油器,其中,所述負壓管取壓孔的軸線與所述混合室孔的軸線或所述混合室孔的軸線所在的水平面平行或具有一夾角。
上述的膜片式化油器,其中,所述負壓管取壓孔位于所述負壓管的末端且與所述負壓管同軸設置,所述負壓管的末端為一斜面,所述斜面與所述負壓管的軸線具有一夾角。
上述的膜片式化油器,其中,所述負壓側孔為方孔、圓孔或異形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益機電有限公司,未經華益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1874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