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181777.2 | 申請日: | 2018-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350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董崇良;高明;金長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濟南信達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鵬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屏 雙屏計算機 主動調節 機箱 上屏 異形鉸鏈 翻轉式 底座 同軸鉸鏈連接 本實用新型 杠桿原理 角度調節 視覺效果 翻轉 施加 | ||
本實用新型特別涉及一種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該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包括上屏,下屏和底座,所述上屏與下屏通過帶阻尼的異形鉸鏈連接,下屏與底座通過同軸鉸鏈連接。該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利用翻轉式雙屏計算機設備上屏翻轉時施加的力,帶動帶阻尼的異形鉸鏈旋轉,通過杠桿原理實現了下屏角度調節,從而改善了翻轉式雙屏計算機設備下屏視覺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屬電子產品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
背景技術
隨著無人機及無人駕駛技術的興起,便攜式雙屏計算機設備由于其輕巧的機身尺寸、可分屏顯示等特點,在此類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現有技術的便攜式雙屏計算機設備,多數采用下屏與底座固定,上屏可翻轉的結構形式進行設計。受限于其結構形式及操作人員操作習慣等因素,采用此類結構形式的便攜式雙屏計算機設備在室外特殊工作場景中(如廠房及戶外的操作臺等),下屏顯示效果相較于上屏存在明顯差異,視覺效果較差。為改善下屏可視效果,現有技術通常采用底座增加墊腳或支腳等結構件的方法,調整設備整體傾斜角度進而達到調整下屏角度增加可視效果的目的。此類方法,在設計階段需在底座底部增加多個結構件,且使用過程中需人為調整結構件的角度方可實現上述目的,設計成本高,使用不便。
基于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簡單高效的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屏,下屏和底座,所述上屏與下屏通過帶阻尼的異形鉸鏈連接,下屏與底座通過同軸鉸鏈連接。
所述上屏與下屏通過左右兩側分別設置的異形鉸鏈連接,上屏與下屏之間的角度可以在0°~135°范圍內調整,異形鉸鏈帶有阻尼,能夠保證屏幕翻轉在任意角度保持穩定。
所述下屏與底座通過左右兩側分別設置的同軸鉸鏈連接,實現繞旋轉軸旋轉,保證下屏與底座的角度可在0°~15°范圍內調整。
所述異形鉸鏈包括上轉軸,下轉軸和支撐件,所述上轉軸和下轉軸分別位于支撐件的兩側,用于連接上屏與下屏;當上屏向上打開,與下屏之間形成夾角時,所述支撐件用于支撐下屏向上打開,使下屏與底座之間形成夾角。
所述支撐件包括固定端和支撐端,固定端為采用直板結構,支撐端采用圓弧結構,所述固定端和支撐端的末端均為圓滑的倒角;所述上轉軸固定連接到固定端,所述下轉軸與固定端鉸接,并在連接處設有阻尼。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框架和底板,底板采用可拆卸設計,用于安裝內部電子器件,與底座框架安裝固定。
所述同軸鉸鏈采用一字型同軸鉸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利用翻轉式雙屏計算機設備上屏翻轉時施加的力,帶動帶阻尼的異形鉸鏈旋轉,通過杠桿原理實現了下屏角度調節,從而改善了翻轉式雙屏計算機設備下屏視覺效果。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結構原理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結構裝配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異形鉸鏈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下屏角度可主動調節的雙屏計算機機箱閉合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濟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1817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移動固定的計算機
- 下一篇:一種拼接式的計算機機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