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貼合液晶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156827.1 | 申請日: | 2018-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144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慶;李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 | 分類號: | G02F1/1335;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鄧義華;廖苑濱 |
| 地址: | 516600 廣東省汕***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顯示裝置 偏光層 觸控層 覆蓋層 視區 貼合 本實用新型 市場競爭力 液晶顯示層 導電材料 貼合設置 納米銀 向內 上層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貼合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從下往上層疊貼合設置的液晶顯示層、以納米銀為導電材料的觸控層、第一偏光層和覆蓋層。通過在觸控層與覆蓋層之間增加第一偏光層,第一偏光層使熄屏狀態下的液晶顯示裝置從外界向內看時視區更黑,有效降低視區灰白現象,提升產品檔次和市場競爭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全貼合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因其便于操作、成像效果好、功能多元化等優點逐漸受到電子通訊行業的青睞,并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資訊系統設備、家電設備、通訊設備、個人便攜設備等產品上。
以傳統智能手機為例,現有的電容式觸摸屏中的觸控電極所選用的材料通常為氧化煙錫(ITO)。但隨著觸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用戶對觸摸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產業界一直在致力于開發ITO的替代材料,納米銀是諸多ITO替代材料中最為成熟的一種,其具有優良的導電性、透光性和耐曲撓性,但目前納米銀結構的觸摸屏與液晶顯示模組全貼合后(圖1中左側顯示),與ITO結構的觸摸屏(圖1中右側顯示)相比,納米銀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在熄屏時視區會出現發灰白的現象(從液晶顯示裝置的正面看,包括中間視區和環繞視區的邊緣油墨區),嚴重影響產品的外觀,降低產品檔次。該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納米銀材料的反射率較高導致的,因此需作進一步改進以改善上述現象。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所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有效降低視區灰白現象的全貼合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所要達到的技術效果通過以下方案實現:一種全貼合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從下往上層疊貼合設置的液晶顯示層、以納米銀為導電材料的觸控層、第一偏光層和覆蓋層。
優選地,所述觸控層的基材為無延遲量的薄膜或玻璃。
優選地,所述薄膜的材質為COP或者PC或者TAC或者SRF。
優選地,所述液晶顯示層包括從下往上層疊設置的第二偏光層、CF層、TFT層和第三偏光層。
優選地,所述第一偏光層的角度與第三偏光層的角度平行。
優選地,所述覆蓋層的材質為玻璃或者復合板。
優選地,液晶顯示層與觸控層之間、觸控層與第一偏光層之間,以及第一偏光層與覆蓋層之間均通過OCA或者OCR貼合固定。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通過在觸控層與覆蓋層之間增加第一偏光層,第一偏光層使熄屏狀態下的液晶顯示裝置從外界向內看時視區更黑,有效降低視區灰白現象,提升產品檔次和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為全貼合液晶顯示裝置采用納米銀結構和ITO作為觸控電極顯示效果的對比圖;
圖2為本發明全貼合液晶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1;
圖3為本發明全貼合液晶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寬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1568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模組以及LCD顯示面板
- 下一篇:背光模組及其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