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持便攜式皮膚疾病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1139967.8 | 申請日: | 2018-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361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運海;朱磊;繆新;黃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y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韓飛 |
| 地址: | 21516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本實用新型 皮膚疾病 手持便攜式 分光棱鏡 檢測裝置 皮膚表面 透射 信號探測模塊 軸向驅動機構 反射鏡反射 部件安裝 層析成像 傳輸信號 單模光纖 多模光纖 光路結構 激光光源 入射光路 掃描透鏡 掃描振鏡 探測裝置 依次設置 原路返回 針孔透鏡 準直透鏡 安裝板 反射鏡 分光鏡 檢測光 入射光 檢測 便攜 波片 殼體 筒鏡 物鏡 反射 成像 緊湊 照射 聚焦 傳輸 | ||
1.一種手持便攜式皮膚疾病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設置于所述殼體內(nèi)的安裝板、設置于所述安裝板上的檢測光路系統(tǒng)、設置于所述安裝板上的用于驅動所述檢測光路系統(tǒng)中的物鏡進行軸向移動的軸向驅動機構、激光光源、單模光纖、多模光纖及與所述多模光纖連接的信號探測模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便攜式皮膚疾病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光路系統(tǒng)包括準直透鏡、分光棱鏡、掃描振鏡、掃描透鏡、筒鏡、1/4波片組件、第一反射鏡、物鏡、第二反射鏡、分光鏡、針孔透鏡。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便攜式皮膚疾病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產(chǎn)生的入射光經(jīng)單模光纖傳輸?shù)剿鰷手蓖哥R,再依次經(jīng)過所述分光棱鏡反射、掃描振鏡、掃描透鏡、筒鏡、1/4波片組件、第一反射鏡、物鏡后照射到皮膚表面,皮膚表面的反射光再依次經(jīng)過所述物鏡、第一反射鏡、1/4波片組件、筒鏡、掃描透鏡、掃描振鏡、分光棱鏡透射、第二反射鏡反射、分光鏡透射、針孔透鏡后聚焦到多模光纖的端面,再傳輸?shù)剿鲂盘柼綔y模塊進行成像。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便攜式皮膚疾病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孔透鏡聚焦后的光斑直徑為0.5倍到1.5倍多模光纖芯徑。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便攜式皮膚疾病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鏡由所述殼體的前端伸出,所述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均由所述殼體的后端伸出;
所述安裝板上的一端固接有用于設置所述準直透鏡的第一安裝座,所述單模光纖的一端與所述激光光源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準直透鏡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便攜式皮膚疾病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上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安裝座,所述筒鏡、1/4波片組件、第一反射鏡、物鏡沿入射光路依次設置在所述第二安裝座上;所述軸向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二安裝座上,所述物鏡設置在所述軸向驅動機構上,以通過所述軸向驅動機構帶動所述物鏡進行軸向移動。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便攜式皮膚疾病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上還固接有與所述第一安裝座靠近的第三安裝座,所述分光棱鏡和掃描透鏡沿入射光路依次設置在所述第三安裝座上;所述第二反射鏡、分光鏡和針孔透鏡沿反射光路依次設置在所述第三安裝座上,所述針孔透鏡的出射端連接到所述多模光纖。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便攜式皮膚疾病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裝座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安裝板連接的調(diào)節(jié)板,所述調(diào)節(jié)板上固接有用于安裝所述掃描振鏡的振鏡安裝座。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便攜式皮膚疾病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diào)節(jié)板上開設有多個第一階梯孔,所述第一階梯孔內(nèi)插設有調(diào)節(jié)螺絲,所述調(diào)節(jié)螺絲上套設有彈簧,所述安裝板上開設有多個供所述調(diào)節(jié)螺絲的下端插入的第二階梯孔。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便攜式皮膚疾病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階梯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與所述調(diào)節(jié)螺絲螺紋配合的第一小孔段和直徑大于所述調(diào)節(jié)螺絲的第一大孔段;所述第二階梯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直徑大于所述調(diào)節(jié)螺絲的第二大孔段和與所述調(diào)節(jié)螺絲的下端螺紋配合的第二小孔段;所述第一大孔段和第二大孔段形成用于容納所述彈簧的空腔;所述第一小孔段、第一大孔段和第二大孔段均為光孔,所述第二小孔段為與所述調(diào)節(jié)螺絲螺紋配合的螺紋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y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y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13996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