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凈化單元及包含其的生物凈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138234.2 | 申請日: | 2018-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952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秦升益;李張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仁創生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亞南 |
| 地址: | 246699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好氧池 厭氧池 排布 生物凈化單元 生物凈化系統 污水凈化效果 水流通道 污水 成排 構建 厭氧 本實用新型 充分接觸 方向一致 結構設置 水流途徑 幾字形 水標準 水流能 氧反應 折線形 地標 氨氮 池壁 兩排 總氮 微生物 連通 測試 治理 | ||
1.一種生物凈化單元,包括若干厭氧池和若干好氧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好氧池成排排布形成好氧池排;
所述厭氧池成排排布形成厭氧池排;
所述厭氧池排與所述好氧池排的排布方向一致,任一好氧池均與其相鄰的任一個厭氧池間設置連通兩者的水流通道,水流經所述水流通道從所述厭氧池進入所述好氧池,或者從所述好氧池進入所述厭氧池,以使水流能交替進行厭氧和好氧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凈化單元,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厭氧池排的排布方向上,水流經所述水流通道從所述厭氧池的池底進入所述好氧池的池底,并通過所述好氧池的內腔從其池頂進入下一級厭氧池的池頂,以形成折線型水流;或,
沿所述厭氧池排的排布方向上,水流經所述水流通道從所述厭氧池的池頂進入所述好氧池的池頂,并通過所述好氧池的內腔從其池底進入下一級厭氧池的池底,以形成折線型水流。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凈化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排至少為兩排,所述厭氧池排位于相鄰兩排好氧池排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凈化單元,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好氧池池底的水流通道距所述好氧池池底的距離為0-2m;
靠近所述好氧池池頂的水流通道距所述好氧池池頂的距離為0-3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凈化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的池底鋪設透氣防滲層,所述透氣防滲層的厚度為10-150mm。
6.一種生物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凈化單元。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凈化單元至少為兩級,且沿水流方向上,前級生物凈化單元與后級生物凈化單元間尾首連通,以形成串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一隔水層,設置前級生物凈化單元與后級生物凈化單元之間;和/或,
還包括,過濾池,其內設置待過濾區和集水區,污水從所述待過濾區進入所述集水區的過程中,污水中的懸浮物被截留在所述待過濾區內,沿水流方向上,所述集水區與前級生物凈化單元的首部連通;
溢水池,沿水流方向上,與后級生物凈化單元的尾部連通;
填料層,設置于所述好氧池和厭氧池內部,且沿所述好氧池或厭氧池的池底至池頂的方向上,所述填料層具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若干孔道。
9.根據權利要求6-8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容納池,具有容納所述生物凈化單元的容納內腔,所述生物凈化單元成排排布于所述容納池池底上,且沿所述容納池池頂至池底的方向上,在所述容納池池底依次設置鋼筋砼底板、透水砼墊層和碎石墊層;
所述容納池的內壁上設置第二隔水層。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過濾池內所述集水區設置出水口,出水口距池底0-3m,所述出水口與前級生物凈化單元的首部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仁創生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仁創生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13823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控制的污水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新型生化池構筑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