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寬橋面混合梁斜拉橋主梁鋼混過渡段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137519.4 | 申請日: | 2018-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334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戈;蔣建軍;田波;蔣勁松;牟廷敏;文凱;劉振宇;古銳;陳原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1D2/00 | 分類號: | E01D2/00;E01D19/12;E01D1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國 |
| 地址: | 610041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格室 環向 過渡段 焊接 斜拉橋主梁 前承壓板 中間格室 混合梁 寬橋面 斜向 鋼板 混凝土 橫向加勁肋 豎向加勁肋 填充混凝土 后承壓板 混凝土梁 間隔設置 豎向鋼板 一體澆筑 周向設置 主梁受力 縱向兩端 鋼縱梁 漸變段 連通孔 布設 封閉 內力 平順 邊跨 變寬 斗形 焊釘 減小 內壁 主梁 灌注 環繞 傳遞 橋梁 | ||
寬橋面混合梁斜拉橋主梁鋼混過渡段構造,以平順地傳遞主梁內力,減小剛度與恒載變化對主梁受力的影響,提高橋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過渡段內在鋼縱梁內間隔設置與其焊接為一體的豎向加勁肋、橫向加勁肋,形成中間格室和環繞其周向的環向格室,環向格室的縱向兩端由后承壓板、前承壓板封閉,各環向格室的內壁上布設焊釘,且通過連通孔向各環向格室灌注填充混凝土。前承壓板上焊接周向設置的斜向鋼板,斜向鋼板另一端焊接豎向鋼板對中間格室形成封閉,與邊跨變寬混凝土梁一體澆筑混凝土形成斗形混凝土漸變段。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特別涉及一種寬橋面混合梁斜拉橋主梁鋼混過渡段構造。
背景技術
在400m~650m跨徑的斜拉橋中,大跨徑斜拉橋的邊中跨比一般采用 0.4,寬橋面主梁多采用π形,中跨主梁采用雙鋼箱疊合梁、邊跨主梁采用混凝土梁,有利于結構受力和節約造價。中跨與邊跨在索塔附近設置鋼混過渡段,通常包括鋼梁加勁加強段、鋼-混凝土結合部和混凝土梁漸變段,三部分的構造合理對結合段受力性能的發揮有重要影響。寬橋面主梁存在較明顯的剪力滯效應,需要采用合理的主梁過渡段構造形式,較平順地傳遞主梁內力,減小剛度與恒載變化對主梁受力的影響,提高橋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寬橋面混合梁斜拉橋主梁鋼混過渡段構造,以平順地傳遞主梁內力,減小剛度與恒載變化對主梁受力的影響,提高橋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寬橋面混合梁斜拉橋主梁鋼混過渡段構造,包括斷面呈π形的主跨鋼-混凝土組合梁、邊跨變寬混凝土梁,主跨鋼-混凝土組合梁由鋼縱梁、次縱梁、鋼橫梁和預制橋面板構成,邊跨變寬混凝土梁由在主梁斷面上與之對應的主縱肋、小縱肋、橫隔板和橋面板構成預應力混凝土主梁,鋼縱梁為由底板、頂板、左側腹板和右側腹板構成的箱形鋼梁,其特征是:所述過渡段內在鋼縱梁內間隔設置與其焊接為一體的豎向加勁肋、橫向加勁肋,形成中間格室和環繞其周向的環向格室,環向格室的縱向兩端由后承壓板、前承壓板封閉,各環向格室的內壁上布設焊釘,且通過連通孔向各環向格室灌注填充混凝土;所述前承壓板上焊接周向設置的斜向鋼板,斜向鋼板另一端焊接豎向鋼板對中間格室形成封閉,與邊跨變寬混凝土梁一體澆筑混凝土形成斗形混凝土漸變段。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合理的主梁結構鋼混過渡段形式,解決寬橋面斜拉橋主梁的剛度過渡、平順傳力,減小剛度與恒載變化對主梁受力的影響,提高了主梁結構的安全性、耐久性能并具有良好的經濟性能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如下六幅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寬橋面混合梁斜拉橋主梁鋼混過渡段構造的縱斷面圖;
圖2是沿圖1中A-A線的剖面圖;
圖3是沿圖1中B-B線的剖面圖;
圖4是沿圖1中C-C線的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寬橋面混合梁斜拉橋主梁鋼混過渡段構造的縱斷面圖;
圖6是沿圖5中D-D線的剖面圖。
圖中示出構件和對應的標記:鋼縱梁10、底板101、頂板102、左側腹板103、右側腹板104、豎向加勁肋105、橫向加勁肋106、后承壓板 107、連通孔108、前承壓板109、斜向鋼板110、豎向鋼板111、縱向加勁肋112、結合段橫向加勁肋113、斜鋼板114、次縱梁12、預制橋面板 13、環向格室14、中間格室15、主縱肋20、小縱肋21、橋面板22、斗形混凝土漸變段23、縱向預應力鋼束2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未經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13751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寬橋面混合梁斜拉橋主梁構造
- 下一篇:鋼管混凝土拱橋施工支架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