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好氧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131190.0 | 申請日: | 2018-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716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鈺林;文明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開達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3/0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重慶樂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劉佳 |
| 地址: | 40006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應器外殼 攪拌電機 好氧反應器 進料漏斗 保溫層 內部固定 噴流管 支撐座 污泥 碎屑 本實用新型 反應器內腔 離心力作用 有機物分解 廢水處理 環保設備 雜質沉淀 過濾網 輸出軸 底端 內壁 內腔 甩出 轉動 廢水 貫穿 延伸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設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好氧反應器,包括反應器外殼,所述反應器外殼的內壁固定安裝有保溫層,所述反應器外殼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攪拌電機,所述反應器外殼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進料漏斗,所述進料漏斗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過濾網,所述進料漏斗的底端依次貫穿反應器外殼和保溫層并延伸至保溫層的內腔。該多功能好氧反應器,通過設置攪拌電機,攪拌電機工作時,攪拌電機的輸出軸帶動噴流管轉動,從而使噴流管內部的污泥和碎屑等雜質通過離心力作用被均勻甩出,從而防止污泥和碎屑等雜質沉淀在反應器內腔底部,有效的解決了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不徹底和廢水處理的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多功能好氧反應器。
背景技術
好氧反應器是一種高效的生物膜法廢水處理設備,它是利用砂等大表面積的物質為載體,厭氧微生物以膜形式結在砂或其它載體的表面,在污水中成流動狀態,微生物與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接觸吸附分解有機物,從而達到處理的目的,食品、生物和化工等行業排放大部分廢水都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利用常規的物化、生化處理難達到處理目的,同時存在操作管理,投資大,運行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而好氧反應器可以高效處理這類廢水,所以好氧反應器被廣泛應用于食品、生物和化工等行業。
由于廢水中污泥和碎屑等雜質質量較重,進入好氧反應器內部之后,可能沉淀在反應器內腔底部,導致污泥和碎屑不能充分與分解設備進行接觸,容易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不徹底,降低廢水處理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好氧反應器,具備充分攪拌污泥和碎屑等雜質,提高廢水處理的效率和防止料管堵塞,提高工作穩定性等優點,解決了廢水中污泥和碎屑等雜質質量較重,可能沉淀在反應器內腔底部,導致污泥和碎屑不能充分與分解設備接觸,容易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不徹底,降低廢水處理的效率和料管易堵塞,工作不穩定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充分攪拌污泥和碎屑等雜質,提高廢水處理的效率和防止料管堵塞,提高工作穩定性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好氧反應器,包括反應器外殼,所述反應器外殼的內壁固定安裝有保溫層,所述反應器外殼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攪拌電機,所述反應器外殼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進料漏斗,所述進料漏斗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過濾網,所述進料漏斗的底端依次貫穿反應器外殼和保溫層并延伸至保溫層的內腔,所述進料漏斗的底端活動連通有噴流管,所述噴流管遠離進料漏斗的一端貫穿進料漏斗并延伸至保溫層的內腔,所述噴流管位于保溫層內腔的外表面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攪拌葉、第二攪拌葉和第三攪拌葉,所述噴流管的底端固定連接有軸座,所述攪拌電機的輸出端依次貫穿反應器外殼和保溫層并延伸至保溫層的內腔,所述攪拌電機位于保溫層內腔輸出端的外表面與軸座固定套接,所述噴流管通過軸座與攪拌電機相連接,所述保溫層內壁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分隔板,所述保溫層內壁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安裝柱,所述安裝柱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三相分離器,所述反應器外殼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橫向出料管,所述橫向出料管的一端貫穿并延伸至反應器外殼的外側,所述橫向出料管位于反應器外殼外側的一端固定連通有彎管,所述彎管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出料管,所述橫向出料管的另一端依次貫穿反應器外殼和保溫層并延伸至保溫層的內腔,所述橫向出料管位于保溫層內腔的一端固定連通有豎向出料管。
優選的,所述噴流管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安裝套,所述安裝套的數量為三個,三個所述安裝套以等距離的形式分布在噴流管上,三個所述安裝套的外表面分別與第一攪拌葉、第二攪拌葉和第三攪拌葉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攪拌葉位于第二攪拌葉的上方,所述第二攪拌葉位于第三攪拌葉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攪拌葉的寬度值小于第二攪拌葉的寬度值,所述第二攪拌葉的寬度值小于第三攪拌葉的寬度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開達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開達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1311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