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農業水田水渠自動控制閘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129852.0 | 申請日: | 2018-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855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單振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閆召明;王倩倩;張貴磊;張洪福;朱桂杰 |
| 主分類號: | E02B13/02 | 分類號: | E02B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4207 山東省菏澤市成***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田 水渠 自動控制閘門 檢測缸 檢測器 太陽能電池板 控制主機 控制器 有機物 感應柱 疏水 液位 水泵 閘門 操作臺 本實用新型 電性連接 環形鋼圈 實時檢測 水田灌溉 泵身 濾網 水位 灌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農業水田水渠自動控制閘門裝置,包括水渠、水田和操作臺,所述水渠和操作臺上設有水泵,所述水泵包括檢測缸、泵身和疏水閘門,所述檢測缸的上方設有環形鋼圈,所述檢測缸內部設有濾網和有機物檢測器,所述操作臺上還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所述水田包括水田上部和水田下部,所述控制主機與液位感應柱、有機物檢測器、疏水閘門和太陽能電池板電性連接。該農業水田水渠自動控制閘門裝置,通過設置了液位感應柱,使得給水田灌溉時的水位可以被實時檢測到,避免了灌溉過度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水田灌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農業水田水渠自動控制閘門裝置。
背景技術
在水利工程蓄水和泄水過程中,為保證下游水位的基本恒定,采用鋼閘門充泄水技術,即當下游水位在一定變幅下限時,采用傳統的鋼絲繩受力的卷揚系統或活塞桿受力的液壓系統提升閘門,充水直至下游水位在一定變幅的上限才關閉閘門。上述啟閉設備的特點是啟閉力要克服鋼閘門自重和水壓力帶來的摩擦阻力,同時還需要配備水位檢測裝置。不僅操作復雜,而且容易損壞。水田根據農作物各階段的生長情況,需要及時準確地灌水、排水,保持一定的水位?,F有的調節水田水位的閘門多數結構復雜,水位控制精度低,可靠性差,使用壽命短,并且不能實現統一管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業水田水渠自動控制閘門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農業水田水渠自動控制閘門裝置,包括水渠、水田和操作臺,所述水渠與操作臺的左側壁固定連接,所述水田與操作臺的右側壁固定連接,所述水渠和操作臺上設有水泵,所述水泵包括檢測缸、泵身和疏水閘門,所述檢測缸的上方設有環形鋼圈,所述檢測缸內部設有濾網和有機物檢測器,所述有機物檢測器設在濾網的下方,所述濾網的兩端固定焊接在檢測缸的側壁上,所述有機物檢測器的一端固定焊接在檢測缸的右側壁上,所述檢測缸和泵身之間通過環形鋼圈固定焊接,所述泵身的右端固定焊接有疏水閘門,所述疏水閘門的右側面設有出水孔;
所述操作臺上還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固定安裝在控制主機的側壁上,所述控制器設在水泵遠離操作臺中心的一側,所述水田包括水田上部和水田下部,所述水田上部的高度比水渠高,所述水田上部位于水田下部的上方,所述水田內設有液位感應柱,所述液位感應柱豎直放置,所述液位感應柱的末端插向水田下部的底端,所述液位感應柱的首端伸出水田上部,所述控制主機與液位感應柱、有機物檢測器、疏水閘門和太陽能電池板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泵身共分為兩段,所述泵身的左端的放置方向為向下傾斜,所述泵身的右端水平放置。
優選的,所述疏水閘門共分為兩段,其均為環形閘門,所述疏水閘門左端的豎直截面的面積比其右端大。
優選的,所述檢測缸伸入水渠內且與水渠的底部接觸,所述泵身的右端固定放置在操作臺的上表面。
優選的,所述檢測缸為柱狀缸,所述檢測缸的內部鏤空,所述檢測缸的外表面開有圓形通孔。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農業水田水渠自動控制閘門裝置,通過設置了液位感應柱,使得給水田灌溉時的水位可以被實時檢測到,液位感應柱可以將液位的數據傳輸給控制主機,控制主機根據灌溉液位來調節水泵的工作,避免了灌溉過度的情況,同時還可以根據水田中的液位使控制主機來調節疏水閘門的流量,使得灌溉的過程更加合理,通過在檢測缸內設置了有機物檢測器,當水渠里含有對農作物有害的有機物時會被有機物檢測器檢測到,控制主機會使水泵停止工作,避免對水田產生污染,通過設置了濾網,使得水渠中的砂石不會被抽入水田中,通過設置了太陽能電池板給控制主機供電,使得控制主機不需要外界供電即可工作,節省了電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水泵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閆召明;王倩倩;張貴磊;張洪福;朱桂杰,未經閆召明;王倩倩;張貴磊;張洪福;朱桂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1298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