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機械限位結構的電動推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76327.7 | 申請日: | 2018-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869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胡仁昌;陸小健;石鑫;俞晶連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捷昌線性驅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25/20 | 分類號: | F16H25/20;F16H25/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鐵鋒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絲桿 螺母 鎖緊螺紋 傳動螺紋 擋位件 外管 機械限位結構 本實用新型 電動推桿 絲桿軸 軸向活動式 固定設置 螺紋連接 時間作用 絲桿螺紋 線性傳動 旋向相反 軸向活動 軸向轉動 繞絲桿 掉落 限位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機械限位結構的電動推桿,屬于線性傳動技術領域,包括外管、絲桿和螺母,絲桿繞絲桿軸向轉動式安裝在外管內,且絲桿相對外管沿絲桿軸向固定,絲桿包括傳動螺紋,螺母通過傳動螺紋與絲桿螺紋連接,螺母沿絲桿的軸向活動式安裝在外管內,傳動螺紋用于帶動螺母沿絲桿的軸向活動,絲桿上固定設置有擋位件,擋位件用于對螺母沿絲桿軸向進行限位,擋位件包括一號鎖緊螺紋,絲桿包括二號鎖緊螺紋,一號鎖緊螺紋與二號鎖緊螺紋螺紋連接,二號鎖緊螺紋與傳動螺紋旋向相反。本實用新型擋位件在螺母長時間作用下也不易掉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機械限位結構的電動推桿,屬于線性傳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推桿后端支撐位設計復雜,零件很多,或者采用鉚接,或者采用螺母旋入達到上限位的作用。以上方法其限位效果不佳,實用性不強,需要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具有機械限位結構的電動推桿,起到對螺母有效限位的作用。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機械限位結構的電動推桿,包括外管、絲桿和螺母,絲桿繞絲桿軸向轉動式安裝在外管內,且絲桿相對外管沿絲桿軸向固定,絲桿包括傳動螺紋,螺母通過傳動螺紋與絲桿螺紋連接,螺母沿絲桿的軸向活動式安裝在外管內,傳動螺紋用于帶動螺母沿絲桿的軸向活動,絲桿上固定設置有擋位件,擋位件用于對螺母沿絲桿軸向進行限位,擋位件包括一號鎖緊螺紋,絲桿包括二號鎖緊螺紋,一號鎖緊螺紋與二號鎖緊螺紋螺紋連接,二號鎖緊螺紋與傳動螺紋旋向相反。
螺母在傳動螺紋作用下運行至擋位件處,擋位件沿絲桿軸向擋住螺母,使得螺母不能繼續運動,螺母對擋位件產生推離絲桿的趨勢。但是由于絲桿仍然受到蝸輪作用,具有轉動趨勢,絲桿螺紋和二號鎖緊螺紋同向轉動,而二號鎖緊螺紋與傳動螺紋旋向相反,因而產生出一號鎖緊螺紋與二號鎖緊螺紋旋緊的運動趨勢,使得擋位件與絲桿的連接更加緊密。螺母對擋位件作用越強,一號鎖緊螺紋與二號鎖緊螺紋的旋緊趨勢也就越強,二者作用相互抵消,使得擋位件在螺母長時間作用下也不易掉落。
本實用新型所述絲桿的后端開設有一號鎖緊孔,一號鎖緊孔沿絲桿的軸向設置,二號鎖緊螺紋為內螺紋且設置于一號鎖緊孔內,擋位件包括一號限位部和一號鎖緊桿,一號鎖緊螺紋為外螺紋且設置于一號鎖緊桿上,一號鎖緊桿通過一號鎖緊螺紋與二號鎖緊螺紋安裝在一號鎖緊孔內,一號限位部設置于一號鎖緊孔外,一號限位部用于限制螺母沿絲桿軸向運動。
本實用新型所述絲桿的后端固定有沿絲桿軸向設置的二號鎖緊桿,二號鎖緊螺紋為外螺紋且設置在二號鎖緊桿上,擋位件包括二號限位部和二號鎖緊套,一號鎖緊螺紋為內螺紋且設置于二號鎖緊套中,二號鎖緊桿通過一號鎖緊螺紋與二號鎖緊螺紋安裝在二號鎖緊套中,二號限位部設置于二號鎖緊套外,二號限位部用于限制螺母沿絲桿軸向的運動。
本實用新型所述二號鎖緊套的外徑不大于絲桿外徑。
本實用新型所述擋位件包括限位部,限位部為限位帽,限位帽與螺母相鄰的側面為限位面,限位面垂直于絲桿軸向,限位面用于限制螺母沿絲桿軸向運動。
本實用新型所述限位面的形狀為圓環形,絲桿的中心軸穿過限位面的中心,絲桿外徑小于限位面的外徑。
本實用新型所述絲桿的后端固定有沿絲桿軸向設置的三號鎖緊桿,二號鎖緊螺紋為外螺紋且設置在三號鎖緊桿上,擋位件包括三號鎖緊套,一號鎖緊螺紋為內螺紋且設置于三號鎖緊套中,三號鎖緊桿通過一號鎖緊螺紋與二號鎖緊螺紋安裝在三號鎖緊套中,三號鎖緊套的外徑大于絲桿外徑。
本實用新型所述螺母遠離擋位件的一端設置有安裝槽,安裝槽用于安裝安全螺母。
本實用新型所述螺母遠離擋位件的一端設置有安全螺母,安全螺母沿螺母周向定位在安裝槽內,安全螺母與絲桿螺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捷昌線性驅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捷昌線性驅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7632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