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拉緊器加長手柄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68009.6 | 申請日: | 2018-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472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常方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市嶗山區天龍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13/22 | 分類號: | B65B13/22 |
| 代理公司: | 青島中天匯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劉曉娟 |
| 地址: | 266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柱 加長手柄 鎖緊機構 限位卡環 拉緊器 手柄 螺紋通孔 鎖緊墊塊 鎖緊螺桿 鎖緊螺母 旋轉臺 支撐軸 本實用新型 上端中心 上下兩端 延伸設置 依次設置 中心軸處 凸出 螺紋 叉桿 對拉 緊器 拉鉤 拉緊 鎖緊 旋擰 軸處 攜帶 調控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拉緊器加長手柄,拉鉤、叉桿自上而下依次設置在手柄上,限位卡環通過鎖緊機構安裝在手柄上,鎖緊機構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固定柱a和固定柱b,固定柱b的上端中心軸處向外凸出延伸設置有支撐軸,限位卡環通過旋轉臺套設在支撐軸上;固定柱a的中心軸處設置有螺紋通孔,鎖緊螺桿通過螺紋旋擰在固定柱a的螺紋通孔內,鎖緊螺桿凸出于固定柱a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鎖緊螺母和鎖緊墊塊,通過鎖緊螺母調控鎖緊墊塊和旋轉臺之間的間距。對拉緊器形成輔助拉緊功能,有效節省了人力;限位卡環通過鎖緊機構進行鎖緊,提高了加長手柄的安全性,使得拉緊器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操作更加便捷,攜帶更加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拉緊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拉緊器加長手柄。
背景技術
在捆綁或固定貨物時多用繩索、鐵絲、鏈條,采用手動人工拉緊的方式來固定,這種方式費時、費力,卻很難將貨物捆緊。借助拉緊器的拉緊作用進行貨物捆綁,即方便又安全。因此,拉緊器的使用變得越來越來廣泛,但一般的拉緊器的手柄做的比較長而且都為一直桿,這樣,拉緊器的體積較大,增加了外包裝的成本。因此,在實際生產時,拉緊器的拉緊桿一般都加工的比較端,使用時,往往采用加長手柄形成輔助作用?,F有的加長手柄結構單一,其在使用時,容易發生脫落移位現象,操作不方便。因此,如何研發一種拉緊器加長手柄,有效防止加長手柄在拉緊過程中的脫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拉緊器的拉緊桿較短需要較大的拉力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拉緊器加長手柄。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拉緊器加長手柄,包括手柄、拉鉤、叉桿、限位卡環和鎖緊機構,所述拉鉤、叉桿自上而下依次設置在手柄上,限位卡環通過鎖緊機構安裝在手柄上,鎖緊機構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固定柱a和固定柱b,固定柱b的上端中心軸處向外凸出延伸設置有支撐軸,限位卡環通過旋轉臺套設在支撐軸上;固定柱a的中心軸處設置有螺紋通孔,鎖緊螺桿通過螺紋旋擰在固定柱a的螺紋通孔內,鎖緊螺桿凸出于固定柱a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鎖緊螺母和鎖緊墊塊,通過鎖緊螺母調控鎖緊墊塊和旋轉臺之間的間距。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軸的上端中心軸處向外凸出延伸設置有限位軸,鎖緊墊塊和限位軸相對應的位置向內凹陷設置有限位孔,限位軸活動卡合在限位孔內。
進一步的,所述拉鉤設置為半圓弧形結構,其自由端部向內凸出延伸設置有擋塊。
進一步的,所述叉桿設置為兩根相對排布的弧形桿一端開口且另一端焊接而成的叉體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鎖緊墊塊和旋轉臺均設置為圓柱體結構,限位卡環設置為圓弧形結構,其一端和旋轉臺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手柄通過拉鉤、叉桿和限位卡環安裝在拉緊器的拉緊桿外壁上,拉緊器的兩端設置有掛鉤,通過掛鉤掛設在待拉緊的鏈條上。
更進一步的,所述掛鉤的一端設置有銷軸,掛鉤的另一端向上彎曲延伸呈弧形結構,掛鉤的彎曲延伸的軸線方向和銷軸的軸線方向呈垂直架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加長手柄,對拉緊器的拉緊桿形成輔助拉緊功能,可大大減少拉緊所需要的拉力,有效節省了人力,同時保證了拉緊力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下;限位卡環通過鎖緊機構進行鎖緊,使加長手柄不會出現晃動脫落現象,從而大大的提高了加長手柄的安全性,使得拉緊器的結構更加簡單合理,操作更加便捷,攜帶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鎖緊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掛鉤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市嶗山區天龍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市嶗山區天龍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680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