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爆破器材標志識別手持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66935.X | 申請日: | 2018-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514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8 |
| 發明(設計)人: | 鐘明壽;謝全民;劉影;謝興博;紀沖;殷勤;李興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劉江煬 |
| 地址: | 210007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激光發射裝置 攝像機 標志信息 爆破器材 本實用新型 激光發射器 標志識別 手持機 殼體 電源 采集 處理器連接 攝像機采集 攝像機設置 采集圖像 激光線條 相對設置 拍攝 處理器 外漏 外周 圖像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爆破器材標志識別手持機,包括殼體、攝像機、激光發射裝置、電源和處理器,攝像機、激光發射裝置和電源均與處理器連接;殼體的前端設有第一凹槽,攝像機和激光發射裝置均固定于第一凹槽內,且攝像機設置于第一凹槽的中部;激光發射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U字型激光發射器,兩個U字型激光發射器分布于攝像機的兩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通過攝像機采集爆破器材上的標志信息圖像,通過設置激光發射裝置,使攝像機在對標志信息進行拍攝采集時,可一并將顯示在標志信息外周的激光線條進行拍攝采集,利于后續對采集圖像中的標志信息的定位識別;將攝像機和激光發射裝置固定于第一凹槽內,可避免外漏造成碰損。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爆破器材標志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爆破器材標志識別手持機。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武器裝備不斷的更新換代,大量新型爆破器材不斷研制生產并裝備部隊。為了規范統一,爆破器材的標志往往由字母和數字構成。現階段,我軍爆破器材的標志信息仍主要采用人工方式進行識別記錄,因此需要從事爆破器材管理的業務人員掌握的標志信息更加紛繁復雜,工作起來較為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爆破器材標志識別手持機,以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爆破器材標志識別手持機,包括殼體、攝像機、激光發射裝置、電源和處理器,攝像機、激光發射裝置和電源均與處理器連接;殼體的前端設有第一凹槽,攝像機和激光發射裝置均固定于第一凹槽內,且攝像機設置于第一凹槽的中部;激光發射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U字型激光發射器,兩個激光發射器分布于攝像機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通過攝像機采集爆破器材上的標志信息圖像,通過設置激光發射裝置,使攝像機在對標志信息進行拍攝采集時,可一并將顯示在標志信息外周的激光線條進行拍攝采集,利于后續對采集圖像中的標志信息的定位識別;將攝像機和激光發射裝置固定于第一凹槽內,可避免外漏造成碰損。
進一步:處理器為EPC-8000工控機主板;
手持機還包括第一按鍵,第一按鍵固定于殼體上;攝像機的信號輸出端與電阻R1的一端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與第一按鍵的一端連接;第一按鍵的另一端與處理器的接口J11連接;
激光發射器的信號輸入端與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第一按鍵的一端連接;第一按鍵的另一端與處理器的接口J11連接;
電源的信號輸出端與繼電器KA的常開觸點的一端連接,常開觸點的另一端與處理器的接口J3連接;電源的信號輸出端還與繼電器KA的常閉觸點的一端連接,常閉觸點的另一端與處理器的接口J11連接;繼電器KA的線圈的一端接地,繼電器KA的線圈的另一端與第一按鍵的一端連接。
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當第一按鍵閉合,繼電器KA的線圈得電,其常閉觸點打開,常開觸點閉合,處理器通電開始運行,同時攝像機和激光發射裝置開始運行,并將采集到的標志信息圖像傳送至處理器;處理器可對圖像中的標志信息進行識別。
進一步:手持機還包括多個照明燈和第二按鍵,多個照明燈和第二按鍵均固定于殼體上,且多個照明燈分布于激光發射裝置的外周;多個照明燈的信號輸入端與電阻R3的一端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與第二按鍵的一端連接;第二按鍵的另一端與處理器的接口J11連接。
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該手持機能夠適應光線不足的環境,適用范圍更廣。
進一步:手持機還包括USB插座,USB插座固定于殼體上;USB插座的信號輸入端與電阻R5的一端連接;電阻R5的另一端與處理器的接口J8連接。
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工作人員輸出調用數據。
進一步:電源為可充電電源,電源上設有充電插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6693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人臉識別的翻譯機
- 下一篇:一種多信號輸出機械計數器的自動檢測運行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