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馬鈴薯塊莖蛾的飼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58743.4 | 申請日: | 2018-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464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高玉林;吳圣勇;閆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紅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鈴薯塊莖蛾 玻璃筒 飼養裝置 紗網 細沙 上端 濾紙 羽化 可拆式固定 飼養 敞口容器 高溫滅菌 幼蟲化蛹 成蟲 卵孵化 上端面 吸水紙 下端面 蟲態 齡期 透氣 網紗 下端 光照 緊貼 土豆 透明 覆蓋 保證 | ||
一種馬鈴薯塊莖蛾的飼養裝置,包括一個玻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筒的下端面覆蓋固定有紗網,且下端置于表面附有吸水紙的敞口容器內;所述玻璃筒的上端面可拆式固定有紗網,且上端紗網頂部有一張濾紙,所述濾紙緊貼于上端網紗,玻璃筒內底部有高溫滅菌后的細沙,所述細沙上放置有土豆。該飼養裝置透氣,透明,能保證很好的光照和濕度,用本裝置飼養馬鈴薯塊莖蛾,卵孵化率、幼蟲化蛹率、成蟲羽化率均在95%左右,且飼養簡單,成本低廉,容易獲得齡期一致且純凈的馬鈴薯塊莖蛾各蟲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昆蟲飼養裝置,具體涉及馬鈴薯塊莖蛾的室內飼養簡易裝置。
背景技術
馬鈴薯塊莖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 Zeller)屬鱗翅目麥蛾科,主要危害茄科作物,尤其對馬鈴薯、茄子和煙草為害最重。此外,它還危害龍葵、銀葉草等其他作物。由于該蟲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和生殖潛力,對馬鈴薯產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世界性馬鈴薯害蟲之一,嚴重為害我國的馬鈴薯產業。2015年,農業部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未來馬鈴薯將成為繼稻米、小麥和玉米外的又一主糧。因此,馬鈴薯塊莖蛾將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將成為研究的熱點,將需要大量的供試昆蟲用于研究。通過田間采集的方法容易受到生產季節性影響,需要付出的勞動成本也高,不能滿足研究的需要。盡管有馬鈴薯塊莖蛾人工飼養方面的報道(桂富榮,李正躍.用馬鈴薯人工飼養馬鈴薯塊莖蛾的方法.應用昆蟲學報,2003,40(2):187-189),但需要多個飼養器具,且飼養方法復雜,且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馬鈴薯塊莖蛾的室內飼養裝置,該裝置簡單,飼養方法簡便易行,成本低廉,昆蟲齡期整齊,成活率高。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法實現的:
一種馬鈴薯塊莖蛾的飼養裝置,包括一個玻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筒的下端面覆蓋固定有紗網,且下端置于表面附有吸水紙的敞口容器內;所述玻璃筒的上端面可拆式固定有紗網,且上端紗網頂部有一張濾紙,所述濾紙緊貼于上端網紗,玻璃筒內底部有高溫滅菌后的細沙,所述細沙上放置有土豆。
所述敞口容器為培養皿,培養皿內底部覆蓋有吸水紙。
所述玻璃筒為圓柱形,直徑為7-10厘米,高20-40厘米,下部培養皿直徑為8-12厘米。
所述紗網材質為80目的乙烯。
所述濾紙上部放置有培養皿,培養皿的敞口端置于濾紙上。
所述紗網通過橡皮筋固定于玻璃筒兩端的筒壁上。
所述土豆為新鮮無病薯塊,用自來水洗凈后自然晾干。
所述土豆表面有昆蟲解剖針扎出的數個孔洞。
馬鈴薯塊莖蛾具體飼養裝置為一個玻璃筒,底部裝上高溫滅菌后的細沙,將整塊土豆置于細沙上,然后兩端用80目的紗網覆蓋,并用橡皮筋固定在筒壁,并用一個塑料培養皿壓蓋住,玻璃筒裝置底部放在墊有吸水紙的玻璃培養皿上。該飼養裝置透氣,透明,能保證很好的光照和濕度,土豆作為成蟲飼料,同時又是幼蟲寄居所和飼料,馬鈴薯表皮還是化蛹場所。將蛹收集至指形管中,直至蛹將羽化,獲得成蟲。在馬鈴薯塊莖蛾的整個世代中,只需要本裝置和指形管,飼養食物也只需要土豆。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土豆為市場購買的新鮮無病薯塊,并用自來水洗凈后自然晾干。使用時,表面用昆蟲解剖針扎數孔,以便幼蟲駐入薯塊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587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