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注塑模具的卸料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57348.4 | 申請日: | 2018-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978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梁明超;張發旺;朱少敏;楊勝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漳州盈塑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0 | 分類號: | 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精誠新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黃國強 |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薌***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槽 卸料機構 密封蓋 支撐板 吸嘴 吸合組件 注塑模具 吸力 本實用新型 產品品質 產品外觀 模具開模 吸孔位置 整體更換 掉落 頂出 蓋合 良率 模芯 取料 脫模 吸合 吸住 密封 成型 裝配 對準 配合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注塑模具的卸料機構,包括支撐板及設置在該支撐板上的至少一組吸合組件,所述吸合組件包括:設有多個吸槽的密封蓋及多個吸嘴,所述吸嘴對應所述吸槽。模具開模后,將該卸料機構對應模芯,密封蓋的吸槽一一對準成型的產品,并通過吸力吸住產品進行取料,無需通過頂出掉落的方式脫模,產品品質得到保證,良率提高,成本降低。同時,多個吸槽通過同一密封蓋密封且蓋合于支撐板上,無需一個個進行裝配,操作簡便;且吸合結構中,采用吸嘴和吸槽配合,可根據不同的產品外觀更換具有相對于吸孔位置的吸槽,無需將整體更換,達到適用性廣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的卸料機構。
背景技術
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
采用模具來加工成型尺寸小的零件,如電子點煙筆或鋼筆等部件上的裝飾環,該裝飾環的結構如圖1所示,該類產品一般是采用多穴生產,即模具的模芯上開設有多個型腔進行同時成型。常規的模具生產中,產品成型后直接脫模,然后通過模具內的頂出部件直接將產品頂出掉落,實現脫模。但在如上述裝飾環等需要后續再次對表面進行處理加工的小型零件,采用頂出掉落的脫模方式,過多堆積及掉落造成產品表面碰傷,后制程進行噴涂等加工制成時不良率偏高,造成成本偏高。同時,小型零件在常規脫模中因重量輕容易在模具上卡住,造成后續生產中注塑異常甚至損壞模具。
實用新型內容
為此,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小型零件的脫模取料,提供一種注塑模具的卸料機構,以保證脫模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注塑模具的卸料機構,包括支撐板及設置在該支撐板上的至少一組吸合組件,所述支撐板具有相對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吸合組件包括:設有多個吸槽的密封蓋及多個吸嘴,所述吸槽底部開設有吸孔,所述密封蓋密封且蓋合于支撐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撐板上開設有多個貫穿上表面至下表面的連接孔,并一一對應所述密封蓋的吸槽,所述吸嘴具有相連通的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吸嘴的進氣口連接氣源,其出氣口穿設于支撐板的連接孔內進而對應密封蓋的吸槽。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板的下表面還凹陷設有與密封蓋外形相適配的凹槽,所述密封蓋定位且蓋合于凹槽內,并通過固定件固定,進而形成密封且蓋合。
進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槽口呈弧形倒角設置,進而形成一導向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蓋與凹槽之間還設有密封圈或涂覆有密封膠層。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為螺鎖件,所述密封蓋與支撐板之間均開設有相對應的固定孔,所述螺鎖件穿過相對應的固定孔進行螺鎖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吸槽底部的吸孔設有多個,所述吸孔的孔徑為1mm-3mm。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板上還設有外接固定裝置的安裝架。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架呈倒“U”形結構,具體包括二豎桿及連接于二豎桿之間的橫桿,二豎桿固定于支撐板的上表面,所述橫桿上開設有連接孔。
又進一步的,所述橫桿上的連接孔為長槽孔。
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模具開模后,將該卸料機構對應模芯,密封蓋的吸槽一一對準成型的產品,并通過吸力吸住產品進行取料,無需通過頂出掉落的方式脫模,產品品質得到保證,良率提高,成本降低。同時,多個吸槽通過同一密封蓋密封且蓋合于支撐板上,無需一個個進行裝配,操作簡便;且吸合結構中,采用吸嘴和吸槽配合,可根據不同的產品外觀更換具有相對于吸孔位置的吸槽,無需將整體更換,達到適用性廣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漳州盈塑工業有限公司,未經漳州盈塑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5734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