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攜式鋼絲繩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48510.6 | 申請日: | 201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138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松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巨辰檢測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82 | 分類號: | G01N27/8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合攏 鋼絲繩 二半體 凹部區域 半圓管狀 半體 鋼絲繩檢測 圍合成 圓管狀 磁化 本實用新型 分布狀況 檢測磁場 磁鐵 檢測 對準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式鋼絲繩檢測裝置,包括本體,本體包括兩個可以合攏為一體的第一、二半體其特征在于:第一、二半體合攏側有半圓管狀的凹部區域,所述的第一、二半體合攏時其內的半圓管狀的凹部區域圍合成圓管狀通路供待測鋼絲繩通過,第一、二半體上還設置有磁化鋼絲繩的磁鐵及檢測磁場分布狀況的檢測單元。通過在兩個半體上開設半圓管狀的凹部區域,并使其在兩個半體合攏時圍合成圓管狀通路供待測鋼絲繩通過,檢測時,只需將兩個半體的合攏側對準鋼絲繩合攏,便可輕松的將鋼絲繩置于裝置內,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儀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絲繩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鋼絲繩廣泛應用于礦山、起重、索道、港口、海洋等行業。由于使用過的鋼絲繩普遍存在著斷絲、磨損、銹蝕、變形等缺陷,其缺陷情況和承載能力直接關系到現場人員、設備、提升物的安全。長期以來我國采用的是人工目檢和定期強制報廢的手段來保證安全生產,這種做法無法準確檢測出鋼絲繩的各種缺陷,不僅會造成安全隱患,也會使仍有使用價值的鋼絲繩提前報廢造成巨大浪費。因此,如何做到鋼絲繩的無損檢測是我國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現有技術中,專利號為CN202853650 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鋼絲繩檢測裝置,結構包括檢測儀器和安裝支架,安裝支架由固定底座平臺、萬向支撐機構和傾翻固定架組成,傾翻固定架與萬向支撐機構鉸接,鉸接軸垂直于鋼絲繩運動方向,萬向支撐機構與固定底座平臺連接,人工翻轉傾翻固定架使其處于張開狀態,檢測時閉合傾翻固定架,使檢測儀器包裹住鋼絲繩進行檢測。上述裝置雖然能夠對鋼絲繩上的缺陷進行檢測,但是其結構復雜。使用時需要先將鋼絲繩置于裝置內,然后再組裝固定底座平臺,檢測完成后要拆開固定底座平臺,操作非常復雜,且整個操作過程需要在礦井井口處完成,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鋼絲繩檢測裝置,使得結構簡單、操作便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式鋼絲繩檢測裝置,包括本體,本體包括兩個可以合攏為一體的第一、二半體,其特征在于:第一、二半體合攏側有半圓管狀的凹部區域,所述的第一、二半體合攏時其內的半圓管狀的凹部區域圍合成圓管狀通路供待測鋼絲繩通過,第一、二半體上還設置有磁化鋼絲繩的磁鐵及檢測磁場分布狀況的檢測單元。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兩個半體上開設半圓管狀的凹部區域,并使其在兩個半體合攏時圍合成圓管狀通路供待測鋼絲繩通過,檢測時,只需將兩個半體的合攏側對準鋼絲繩合攏,便可輕松的將鋼絲繩置于裝置內,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張開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一種便攜式鋼絲繩檢測裝置,包括本體10,本體10包括兩個可以合攏為一體的第一、二半體11、12,第一、二半體11、12合攏側有半圓管狀的凹部區域,所述的第一、二半體11、12合攏時其內的半圓管狀的凹部區域圍合成圓管狀通路供待測鋼絲繩1通過,第一、二半體11、12上還設置有磁化鋼絲繩的磁鐵及檢測磁場分布狀況的檢測單元。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對便攜式鋼絲繩檢測裝置的殼體進行優化設計,通過在兩個半體上開設半圓管狀的凹部區域,并使其在兩個半體合攏時圍合成圓管狀通路供待測鋼絲繩1通過。具體實施時,只需將兩個半體的合攏側對準鋼絲繩合攏,便可輕松的將鋼絲繩置于裝置內,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優選的,所述第一、二半體11、12上設置鉸接軸20且鉸接軸20的方向平行于管長方向,第一、二半體11、12繞鉸接軸20合攏時其內的半圓管狀的凹部區域圍合成圓管狀通路。將第一、二半體11、12通過鉸接軸20鉸接連接,可以簡單方便的實現兩個半體的開合,并使其開口與待測鋼絲繩1方向一致,便于將待測鋼絲繩1容納到圓管狀通路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巨辰檢測服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巨辰檢測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485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