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缸蓋水套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45972.2 | 申請日: | 201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167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向本杰;王鵬程;覃文;王志剛;余曉強;黎華文;蘭棠潔;劉文元;田戰勝;張通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1/40 | 分類號: | F02F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席勇;張靜軒 |
| 地址: | 537005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排氣孔 下水套 氣缸蓋 上水套 進氣 排氣 中間隔板 本實用新型 氣缸蓋水套 底板 傾斜角度地 沸騰現象 缸蓋水套 散熱效率 冷卻液 排出 下層 連通 上層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缸蓋水套結構,其包括上水套、下水套以及中間隔板。上水套設置于氣缸蓋的內部的上層;下水套設置于氣缸蓋的內部的下層;中間隔板具有一定傾斜角度地設置于上水套和下水套之間,中間隔板又包括多個排氣側排氣孔及多個進氣側排氣孔。多個排氣側排氣孔設置于氣缸蓋的排氣一側;多個進氣側排氣孔設置于氣缸蓋的進氣一側;其中多個排氣側排氣孔和多個進氣側排氣孔均連通于上水套和下水套。本實用新型的氣缸蓋水套結構可以使下水套產生的氣泡順利排出,避免下水套的冷卻液的沸騰現象,大大提高了氣缸蓋底板的散熱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內燃機領域,特別是關于一種TOP-DOWN冷卻方式的氣缸蓋水套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代發動機由于排放和油耗的要求,發動機爆發壓力越來越高,但爆發壓力的提高也就要求氣缸蓋的強度和剛度相應的進行提高。為了提高氣缸蓋強度和剛度,一般需要增大對氣缸蓋底板的冷卻,防止溫度過高后氣缸蓋的材料機械性能下降,因此現的發動機氣缸蓋的水套一般都設計為上下兩層,通過增加中隔板將水套分為上層水套和下層水套,來提高氣缸蓋底板的冷卻液流動速度,提高散熱效率。
一般來說,當發動機運轉后,燃料燃燒的熱量需要通過氣缸蓋底板傳遞給氣缸蓋內的冷卻液。當缸蓋底板受熱后,流動的冷卻液對其進行冷卻,冷卻液由于在氣缸蓋內流動壓力會產生變化,或多或少的溶入防凍液中的氣泡會由于壓力的變化而析出,當氣泡聚集在中隔板處而無法排出時,聚少成多的氣泡聚集到一定程度后,氣泡擠占下層水套的容積,致使下層水套的冷卻液減少,從而導致下層水套的冷卻液溫度升高而產生沸騰,從而降低了冷卻液的散熱效率,使得發動機底板溫度進行升高,當溫度升高到一層程度機械性能下降,而使得氣缸蓋底板開裂。
如圖3至圖4所示,圖3是根據現有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氣缸蓋水套結構的剖視示意圖。圖4是根據現有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氣缸蓋水套結構局部側視示意圖。使用TOP-DOWN冷卻方式的現有技術氣缸蓋6′由于冷卻液從上往下流動,現有技術上水套1′和現有技術下水套4′之間的現有技術中隔板2′采用水平設置,且沒有設置排氣孔,這樣不利于氣泡通過現有技術上水道3′從下水套排入上水套,導致氣泡無法排出,氣泡聚集在下水套會導致下水套的冷卻液減少,從而致使下水套的冷卻液溫度升高進而沸騰。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缸蓋水套結構,其能夠很好地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氣缸蓋水套結構,其包括上水套、下水套以及中間隔板。上水套設置于氣缸蓋的內部的上層;下水套設置于氣缸蓋的內部的下層;中間隔板具有一定傾斜角度地設置于上水套和下水套之間,中間隔板又包括多個排氣側排氣孔及多個進氣側排氣孔。多個排氣側排氣孔設置于氣缸蓋的排氣一側;多個進氣側排氣孔設置于氣缸蓋的進氣一側;其中多個排氣側排氣孔和多個進氣側排氣孔均連通于上水套和下水套。
在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多個排氣側排氣孔和多個進氣側排氣孔均位于中間隔板的傾斜的高處一側。
在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多個排氣側排氣孔和多個進氣側排氣孔用以將下水套產生的氣泡排入至上水套。
與現有技術相比,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氣缸蓋水套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中間隔板采用一邊高一邊低的傾斜設置,使下水套產生的氣泡會聚集在中間隔板的位置高的一邊,同時在中間隔板的位置高的一側開設有排氣孔,使下水套的氣泡可以很順利地排到上水套,最后氣泡通過氣缸蓋頂部排出發動機,避免了下水套的冷卻液的沸騰,提高了氣缸蓋下底板的散熱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氣缸蓋水套結構的剖視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459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動機氣缸蓋組件
- 下一篇:一種摩托車引擎汽缸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