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花生外層粉攪拌混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44752.8 | 申請日: | 201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439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吳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普潤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18 | 分類號: | B01F7/18;B01F3/2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宋會英 |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南昌***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攪拌軸 花生 攪拌混勻裝置 出料機構 機殼內部 上端 攪拌倉 攪拌筋 進料斗 下端 轉動 本實用新型 兩根攪拌軸 后續加工 攪拌電機 進料管道 研磨處理 出料 分叉 混勻 團狀 加工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花生外層粉攪拌混勻裝置,包括機殼,所述機殼上端設置有進料斗,所述進料斗下端連接有進料管道,所述機殼內部設置有攪拌倉,所述攪拌倉內部插入兩根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上端連接有攪拌電機,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若干個攪拌筋,所述攪拌筋上設置有攪拌分叉,所述機殼下端設置有出料機構,通過在機殼內部設置了兩個攪拌軸,兩個攪拌軸保持相反的轉動方向,對內部的外層粉進行攪拌加工操作,使得內部的外層粉充分的攪拌,避免外層粉在攪拌的時候跟隨轉動,下端的出料機構可以對外層粉進行研磨處理,使得外層粉混勻成粉狀出料,避免外層粉結成團狀,使得花生后續加工更加方便,保證了花生成品的質量,值得推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花生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花生外層粉攪拌混勻裝置。
背景技術
花生果實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E、維生素K,以及礦物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含有8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膽堿、胡蘿卜素、粗纖維等物質。脂肪含量為44%-45%,蛋白質含量為24-36%,含糖量為20%左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PP、A、D、E,鈣和鐵等。并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有促進人的腦細胞發育,增強記憶的作用。
申請號為CN201420645879.0,名稱為一種花生攪拌煮制加工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包括煮制桶、驅動機構和攪拌機構,煮制桶頂部設有頂蓋且內部設置有放置花生的承載板,承載板上設置有供煮制介質和泥沙滲出的通孔,攪拌機構位于頂蓋與承載板之間區域,攪拌機構包括攪拌軸和兩個攪拌件,兩個攪拌件分別固定在攪拌軸兩端,驅動機構安裝在頂蓋上且與攪拌軸驅動連接,攪拌軸長度方向與驅動機構輸出軸長度方向垂直;攪拌件為空心錐體且攪拌件表面上設有多個孔洞,兩個攪拌件以攪拌軸所在直線和驅動機構輸出軸所在直線的交點形成鏡像對稱,該實用新型所公開的花生攪拌煮制加工裝置,在煮制過程中,花生可均勻受熱。
但是在進行花生加工的時候,很多的花生都在外層涂抹了外層粉,而外層粉在涂抹之前如果沒有充分的攪拌混勻,就會出現較大的顆粒狀,導致加工出來的花生味道較重,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因此設計了一種花生外層粉攪拌混勻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方案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花生外層粉攪拌混勻裝置,能有效的解決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花生外層粉攪拌混勻裝置,包括機殼,所述機殼上端設置有進料斗,所述進料斗下端連接有進料管道,所述機殼內部設置有攪拌倉,所述攪拌倉內部插入兩根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上端連接有攪拌電機,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若干個攪拌筋,所述攪拌筋上設置有攪拌分叉,所述機殼下端設置有出料機構,所述出料機構包括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內部設置有一根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外側套裝有外層粉磨體,所述外層粉磨體與出料通道之間留有研磨空隙,所述外層粉磨體上端設置有錐形斗,所述外層粉磨體外側設置有研磨套圈,所述研磨套圈上設置有研磨凸起,所述研磨套圈上端設置有出料螺片。
進一步地,所述進料斗上端設置有密封蓋板。
進一步地,所述進料管道內部設置有進料濾網,所述進料濾網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電機與攪拌軸之間通過減速機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地,所述機殼外側設置有穩定支撐足,所述穩定支撐足上設置有緩沖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出料通道下端為束口型結構,且出料通道下端設置有接料板。
進一步地,所述錐形斗上設置有若干個螺線溝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普潤食品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普潤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4475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