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42159.X | 申請日: | 201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220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秦雪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50 | 分類號: | A61B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萬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齊曉靜 |
| 地址: | 10085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袋體 卡子 異物取出裝置 異物取出鉗 彈性圈 第一端 異物鉗 腸胃 夾頭 開口 本實用新型 張開狀態 環繞袋 地卡 硅膠 面形 光滑 封閉 保證 開放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其包括:袋體、卡子;袋體由硅膠制成,第一端開口,第二端封閉;環繞袋體的第一端設置有彈性圈,以保證袋體第一端的開口處于張開狀態;袋體外表面形成為光滑的;卡子形成在所述彈性圈上,卡子中形成有用于適應異物取出鉗的一個夾頭的L形凹槽,使得異物取出鉗的該夾頭可牢固地卡持在所述L形凹槽中;所述L形凹槽的前側和左側開放。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較為光滑的異物,例如圍棋子、玻璃球、鋼珠等,臨床上取出異物常用的取出網籃很難套住光滑異物,異物鉗也不容易將光滑的異物夾持住,操作起來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用于取出光滑異物的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其包括:袋體、卡子;
袋體由硅膠制成,第一端開口,第二端封閉;環繞袋體的第一端設置有彈性圈,以保證袋體第一端的開口處于張開狀態;袋體外表面形成為光滑的;
卡子形成在所述彈性圈上,卡子中形成有用于適應異物取出鉗的一個夾頭的L形凹槽,使得異物取出鉗的該夾頭可牢固地卡持在所述L形凹槽中;所述L形凹槽的前側和左側開放。
優選地,在所述L形凹槽的前側傾斜地設置有彈性擋片,以防止卡在所述L形凹槽中的夾頭脫出。
優選地,所述彈性圈為塑料形成的圈,所述袋體的第一端的邊緣固定在該彈性圈的第二側;所述卡子的第二端固定在該彈性圈的第一側。
優選地,袋體的內表面上形成有多個凸起點。
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由于袋體由硅膠制成,在操作過程中,不會與光滑異物接觸時打滑,便于操作,可以方便地取出光滑異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的卡頭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的圖1的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的卡頭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卡頭的橫向截面示意圖;
圖6為圖4的卡頭的左端的縱向截面示意圖;
圖7為圖4的卡頭的右端的縱向截面示意圖;
圖8為卡頭與異物取出鉗的一個夾頭結合在一起的主視示意圖;
圖9為卡頭與異物取出鉗的一個夾頭結合在一起的側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結合于異物鉗的腸胃異物取出裝置,其包括:袋體10、卡子20。
袋體10由硅膠制成,第一端開口,第二端封閉;環繞袋體的第一端設置有彈性圈11,以保證袋體第一端的開口處于張開狀態;袋體外表面形成為光滑的;袋體的內表面上形成有多個凸起點,以防止進入袋體的異物滑出。
卡子20形成在彈性圈11上,卡子20中形成有用于適應異物取出鉗的一個夾頭30的L形凹槽21,使得異物取出鉗的該夾頭30可牢固地卡持在L形凹槽21中;L形凹槽21的前側和左側開放,以方便夾頭30卡入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4215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