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39815.0 | 申請日: | 201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686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莊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76 | 分類號: | G01N21/76;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馬曉輝 |
| 地址: | 10002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英反應室 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 單元陣列 微熱板 側壁 本實用新型 透光 出樣管 進樣管 底面 電子束物理氣相沉積 納米催化材料 光電倍增管 便于攜帶 黑色油漆 能耗降低 依次設置 暗電流 導光管 空白樣 濾光片 熱輻射 下表面 隔熱 涂覆 遮光 加熱 節能 檢測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包括石英反應室。所述石英反應室包括頂部,側壁和透光底面。所述石英反應室的側壁設置有進樣管和出樣管。石英反應室的頂部內側設置有微熱板單元陣列,所述微熱板單元陣列的下表面通過電子束物理氣相沉積法設置有納米催化材料膜。所述透光底面下方依次設置有隔熱導光管,濾光片和微型光電倍增管。本實用新型通過微熱板單元陣列將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加熱所需要的能耗降低,節能的同時降低熱輻射對檢測的影響;并通過石英反應室的頂部、側壁、進樣管和出樣管的外表面涂覆遮光黑色油漆,在保證足夠大發光強度的同時降低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的空白樣時的暗電流。同時體積小巧,便于攜帶。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分析儀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
背景技術
催化發光分析技術是隨著納米材料技術的發展而新興的氣體傳感技術,基于催化發光的氣體傳感器具有穩定性好、選擇性高、響應速度快、壽命長、成本低、制作容易等優點。催化發光是一種氣體在溫度(100-500℃)激化的催化劑作用下被氧氣氧化時所產生的化學發光,在實驗室條件下,BPCL微弱發光檢測器被普遍使用,已經成為化學發光研究領域不可替代的必需設備。但是實際應用中,目前采用陶瓷加熱片的催化發光傳感器能耗高,其中大部分能耗都消耗在加熱催化劑上,高溫度的加熱片的熱輻射對檢測器空白樣時的暗電流影響較大,需要做降溫處理,而且因為其體積、重量及電源等條件的限制,不適合在便攜式氣體檢測器中應用。尤其是對便攜式氣體檢測器來說,小尺寸與低能耗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降低了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加熱所需要的能耗,從而降低熱輻射對檢測影響;并降低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的空白樣時的暗電流;體積小巧,便于攜帶。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包括石英反應室。所述石英反應室包括頂部,側壁和透光底面。所述石英反應室的側壁設置有進樣管和出樣管。石英反應室的頂部內側設置有微熱板單元陣列,所述微熱板單元陣列的下表面通過電子束物理氣相沉積法設置有納米催化材料膜。所述透光底面下方依次設置有隔熱導光管,濾光片和微型光電倍增管。
進一步,所述石英反應室的頂部、側壁、進樣管和出樣管的內表面通過真空蒸鍍有鋁合金鏡面;所述石英反應室的頂部、側壁、進樣管和出樣管的外表面涂覆遮光黑色油漆。
進一步,所述微熱板單元陣列、透光底面和濾光片平行。
進一步,所述進樣管和出樣管分別設置在石英反應室的側壁左右,且進樣管的位置高度低于出樣管的位置高度。
進一步,所述出樣管設置有微型抽氣泵。
進一步,所述微熱板單元陣列是一個由背面體硅工藝微熱板為單元構成的矩形陣列,所述矩形陣列的行數和列數相同,且行數和列數為2至10。
進一步,所述背面體硅工藝微熱板內設置有測溫電阻。
進一步,所述背面體硅工藝微熱板的面積為0.5至1mm2。
進一步,所述隔熱導光管的直徑為10mm,長度為10-20mm。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微熱板單元陣列將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加熱所需要的能耗降低,節能的同時降低熱輻射對檢測的影響;并通過石英反應室的頂部、側壁、進樣管和出樣管的外表面涂覆遮光黑色油漆,在保證足夠大發光強度的同時降低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的空白樣時的暗電流。同時體積小巧,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納米催化發光檢測器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398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