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白炭黑反應釜液下加酸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821036180.9 | 申請日: | 2018-07-02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003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發明(設計)人: | 趙孝敏;虞天林;葛宇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新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1B33/187 | 分類號: | C01B33/187;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張金剛 |
地址: | 322118 浙江省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加酸裝置 反應釜 不銹鋼管 減速機 液下 白炭黑反應釜 本實用新型 自來水沖洗 螺栓固定 插入管 加酸管 攪拌槳 內襯 四氟 酸液 不銹鋼管內壁 反應釜頂部 反應效果 攪拌電機 使用壽命 溫度過高 一體成型 轉動連接 耐腐性 放熱 加酸 內壁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白炭黑反應釜液下加酸裝置,包括反應釜、通過螺栓固定在反應釜頂部的減速機、通過螺栓固定在減速機頂部的攪拌電機以及與減速機轉動連接的攪拌槳,所述反應釜上位于所述攪拌槳的下方插入有不銹鋼管,所述不銹鋼管位于反應釜外側的一端分別一體成型有自來水沖洗管和加酸管,所述自來水沖洗管位于加酸管和反應釜之間,所述不銹鋼管的內壁上內襯有四氟插入管。本實用新型采用液下加酸的設計,不會在出現酸液放熱導致局部溫度過高,使部分反應效果不佳;在不銹鋼管內壁內襯四氟插入管,確保酸液對加酸裝置的耐腐性,延長了加酸裝置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白炭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白炭黑反應釜液下加酸裝置。
背景技術
沉淀法白炭黑是一種應用廣泛的精細新材料,主要用于橡膠、硅橡膠、塑料、涂料、油墨、農藥、造紙、食品、醫藥、飼料等領域。生產流程為:沉淀反應、老化、壓濾、洗滌、制漿、噴霧干燥。反應過程決定了白炭黑產品的性能,現有沉淀法白炭黑反應釜的加酸方式都是采用液面加酸的方式,但這種加酸方式會存在以下技術問題:1、這種加酸方式會產生較大酸霧,引起環保酸霧處理難度增大,增加環保投入,會造成反應的腐蝕,減少反應釜的使用時間,增加維修費用;2、取樣時會引反應不完全而造成局部取樣誤差,使產品質量受到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白炭黑反應釜液下加酸裝置,具有更有效的減少酸霧的產生,同時使液面取樣時不會引起局部取樣誤差,使酸霧的處理量大量減少,確保酸霧的合格排放,同時改進后的加酸方式能使反應中的白炭黑粒子更加均勻,提高硅橡膠的強度,提升白炭黑的產品質量;增加反應釜的使用時間,減少維修,確保生產能順利進行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白炭黑反應釜液下加酸裝置,包括反應釜、通過螺栓固定在反應釜頂部的減速機、通過螺栓固定在減速機頂部的攪拌電機以及與減速機轉動連接的攪拌槳,所述反應釜上位于所述攪拌槳的下方插入有不銹鋼管,所述不銹鋼管位于反應釜外側的一端分別一體成型有自來水沖洗管和加酸管,所述自來水沖洗管位于加酸管和反應釜之間,所述不銹鋼管的內壁上內襯有四氟插入管。
為了對不銹鋼管進行固定,且保證不銹鋼管與反應釜連接處的密封性,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不銹鋼管位于反應釜內部的一端通過不銹鋼支撐架與反應釜固定連接,且不銹鋼管與反應釜連接的位置通過焊接密封。
為了使反應液反應的更加完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攪拌槳位于反應釜的內部,且所述攪拌槳通過減速機與攪拌電機轉動連接。
為了確保加酸完成后,酸液不會在管道內殘留,對管道造成腐蝕,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加酸管和所述自來水沖洗管均為垂直向上結構,且所述加酸管和所述自來水沖洗管上均連接有閥門。
為了保證能夠將酸液加入至反應釜的內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加酸管的高度高于所述反應釜的高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采用液下加酸的設計,減少酸霧量,減少環保處理壓力,使環保投入和費用明顯下降;改進后的加酸方式保證了取樣的有效性,提高產品的質量;
2、本實用新型采用液下加酸的設計,不會在出現酸液放熱導致局部溫度過高,使部分反應效果不佳;在不銹鋼管內壁內襯四氟插入管,確保酸液對加酸裝置的耐腐性,延長了加酸裝置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新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新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3618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白炭黑液體水玻璃沉淀渣回收處理裝置
- 下一篇:泡花堿成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