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感應開關的RFID無感控制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36020.4 | 申請日: | 2018-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148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蘇愛民;王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一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龐紅芳 |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感應開關 超高頻讀寫器 標簽信息 控制裝置 讀取 本實用新型 超高頻標簽 感應信號 門把手 驗證 超高頻 按壓 開鎖控制信號 標簽控制器 門鎖控制器 門禁 刷卡 裝設 發送 開門 攜帶 合法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感應開關的RFID無感控制裝置及系統,無感控制裝置包括超高頻標簽卡;超高頻讀寫器,用于讀取所述超高頻標簽卡的標簽信息;感應開關,裝設于門把手上,用于在感應到門把手被按壓時生成一感應信號;標簽控制器,分別與所述超高頻讀寫器和所述感應開關相連,用于對所述超高頻讀寫器讀取的所述標簽信息進行驗證,在驗證所述標簽信息通過后并在接收到所述感應開關的感應信號時,生成并發送一開鎖控制信號至門鎖控制器。本實用新型對于攜帶合法超高頻RFID標簽卡的用戶,在其出入門禁的過程中,無需拿出RFID標簽卡刷卡,即可達到直接開門的方便程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RFID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RFID門禁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感應開關的RFID無感控制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是一種將通信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相結合的無線通信技術。該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信號在閱讀器與目標物體間建立起雙向非接觸通信,獲取目標物體的信息,并對其進行相關信息處理。作為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射頻識別技術由于具有非接觸性、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抗惡劣環境、安全性高、識別碼唯一而無法偽造,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等突出優點,因而被廣泛應用于防偽、票證、倉儲、門禁、物品管理等領域。
目前在門禁領域廣泛使用的RFID標簽絕大部分屬于低頻的ID卡、非接觸邏輯加密卡或13.56M的高頻非接卡這三種類型。其中ID卡和邏輯加密卡的方案存在有被解密復制的安全隱患,高頻非接卡在安全性上有很大提高。這三種方案在使用情景上類似,讀卡器的標簽讀取范圍大多在5cm以內,使用時都需要用戶被動地先取出標簽卡,并將其非常貼近讀卡器來進行讀卡識別,這種使用方式在用戶的使用體驗上不夠好,尤其是在標簽卡不方便尋找或拿出及用戶雙手被占用或肢體行動不便的情況下,不便體驗會感覺非常強烈。常見在小區出入口門禁或單元樓門禁的,快到家了或要出門時卻被卡在門禁處半天,幾個人都在門口等著能有一個方便開門的人來打開門禁。
目前改進的門禁系統方案有使用指紋識別技術或人臉識別技術的,但這兩種技術都存在部署成本較高,前期數據采集和后續用戶更新困難,識別速度和準確性低(受樣本數量,生理條件和天氣光線等影響),以及涉及個人隱私等等限制,目前部署的案例也還比較少見。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方案在用戶使用體驗的人性化上還是沒有明顯的改進,仍需要用戶主動去按手指或是把面孔對準攝像頭來進行識別,也就是說用戶不得不被動地需要自己向門禁系統來提供識別材料來證明自己,而不是門禁系統能主動智能地來認出自己來。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感應開關的RFID無感控制裝置及系統,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門禁系統開門需要刷卡帶來的不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感應開關的RFID無感控制裝置,包括:超高頻標簽卡;超高頻讀寫器,用于讀取所述超高頻標簽卡的標簽信息;感應開關,裝設于門把手上,用于在感應到門把手被按壓時生成一感應信號;標簽控制器,分別與所述超高頻讀寫器和所述感應開關相連,用于對所述超高頻讀寫器讀取的所述標簽信息進行驗證,在驗證所述標簽信息通過后并在接收到所述感應開關的感應信號時,生成并發送一開鎖控制信號至門鎖控制器。
于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感應開關為電容式感應開關。于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超高頻標簽卡包括:卡板,設于所述卡板內的:微控制單元、用于存儲所述超高頻標簽卡的ID信息的存儲器、生成超高頻信號的射頻電路以及發射所述超高頻信號的發射天線。
于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超高頻標簽卡的頻率為860MHz-960MHz。
于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發射天線為環狀天線、偶極子天線、螺旋天線或鞭狀天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一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一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360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