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密封性良好的易安裝型鈦球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31202.2 | 申請日: | 2018-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485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雞市同業精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5/06 | 分類號: | F16K5/06;F16K5/20;F16K5/08;F16K27/06;F16K3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 地址: | 721013 陜西省寶雞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閥體 球形閥體 鈦球閥 內螺紋孔 密封件 密封性 易安裝 閥芯 固連 旋合 本實用新型 室內 安裝結構 安裝效率 把手組件 密封固連 密封設置 密封性能 一端密封 易磨損件 閥芯室 頂絲 適配 通斷 轉動 | ||
提供一種密封性良好的易安裝型鈦球閥,將球形閥體置于閥體Ⅰ內部的閥芯室中且位于球形閥體兩側的閥芯室內設有密封件,所述閥體Ⅰ和閥體Ⅱ一端密封固連為一體且閥體Ⅰ和閥體Ⅱ另一端均制有內螺紋孔,所述球形閥體一側的密封件抵于閥體Ⅰ內部的臺階面上且與閥體Ⅰ另一端的內螺紋孔適配旋合的頂絲抵于球形閥體另一側的密封件上,通過把手組件帶動球形閥體轉動后實現與閥體Ⅰ和閥體Ⅱ另一端內螺紋孔旋合固連的管道的通斷。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球形閥體密封設置于閥體Ⅰ的閥芯室內,并將閥體Ⅰ和閥體Ⅱ密封固連為一體,大大簡化了鈦球閥的安裝結構,降低了鈦球閥安裝時間,提高了鈦球閥的安裝效率,鈦球閥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易磨損件便于更換,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設計一種密封性良好的易安裝型鈦球閥。
背景技術
現有的鈦球閥基本采用軟密封結構或者硬密封結構,軟密封結構局限性大,只適用于較低溫度環境,而采用硬密封結構的鈦球閥,在使用過程中,轉動把手后閥桿轉動球形閥芯時,球形閥芯與閥體接觸摩擦,靈活性較差,且長時間的摩擦損耗很可能導致球閥密封性變差,影響使用,同時,現有的鈦球閥在安裝時需先將球閥安裝好,再將管道分別與球閥兩側連接,安裝繁瑣,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密封性良好的易安裝型鈦球閥,通過將球形閥體密封設置于閥體Ⅰ的閥芯室內,并將閥體Ⅰ和閥體Ⅱ密封固連為一體,大大簡化了鈦球閥的安裝結構,降低了鈦球閥安裝時間,提高了鈦球閥的安裝效率,鈦球閥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易磨損件便于更換,結構簡單,便于安裝,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密封性良好的易安裝型鈦球閥,具有閥體Ⅰ、閥體Ⅱ和球形閥體,所述球形閥體置于閥體Ⅰ內部的閥芯室中且位于球形閥體兩側的閥芯室內設有密封件,所述閥體Ⅰ和閥體Ⅱ一端密封固連為一體且閥體Ⅰ和閥體Ⅱ另一端均制有內螺紋孔,所述球形閥體一側的密封件抵于閥體Ⅰ內部的臺階面上且與閥體Ⅰ另一端的內螺紋孔適配旋合的頂絲抵于球形閥體另一側的密封件上,所述球形閥體與位于閥體Ⅰ上方的把手組件下端固定連接并通過把手組件帶動球形閥體轉動后實現與閥體Ⅰ和閥體Ⅱ另一端內螺紋孔旋合固連的管道的通斷。
其中,所述閥體Ⅰ和閥體Ⅱ一端的連接端面上均制有位置對應的環形槽,并將密封圈置于環形槽內后通過螺栓將閥體Ⅰ和閥體Ⅱ密封固連為一體。
進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環形墊片和環形密封墊,所述球形閥體兩側的閥芯室內均設有環形墊片和環形密封墊,且位于球形閥體一側的環形墊片抵于閥體Ⅰ內部的臺階面上,而與閥體Ⅰ另一端的內螺紋孔適配旋合的頂絲抵于球形閥體一側的環形墊片上。
進一步地,所述環形密封墊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把手組件包括把手、閥桿和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位于球形閥體上端并固定于閥體Ⅰ側壁上,所述把手端部套裝于閥桿上端并與閥桿固定連接,所述閥桿下端的方頭端部穿過固定套與球形閥體上端的方形孔緊配合,并通過轉動把手由閥桿帶動球形閥體轉動后實現與閥體Ⅰ和閥體Ⅱ另一端內螺紋孔旋合固連的管道的通斷。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
1、本技術方案通過在球形閥體兩側的閥芯室內設有密封件,并由與閥體Ⅰ另一端的內螺紋孔適配旋合的頂絲抵于球形閥體另一側的密封件上,實現球形閥體的密封安裝,改善了球形閥體在閥芯室內的密封性能,密封件兼具了軟密封和硬密封的特點,提高了球形閥體轉動的靈活性,解決了長時間摩擦損耗導致的鈦球閥密封性差的問題;
2、本技術方案通過螺栓將閥體Ⅰ和閥體Ⅱ固定連接,并將密封墊置于閥體Ⅰ和閥體Ⅱ連接端面上的環形槽,提高了閥體Ⅰ和閥體Ⅱ連接處的密封性能,從而優化了鈦球閥的使用性能;
3、本技術方案簡化了把手組件的連接結構,提高了把手組件的安裝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雞市同業精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寶雞市同業精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312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