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孔瀝青路面及其就地熱再生養護路面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28438.0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853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俊;李明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1C7/18 | 分類號: | E01C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李涵 |
| 地址: | 10008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就地熱再生 多孔結構 表面層 多孔瀝青 混合料層 路面結構 密級配 級配 細粒 養護 瀝青混合料層 本實用新型 瀝青混合料 不易變形 結構設置 路面養護 依次排列 由上向下 有效減少 半剛性 承重層 掉料 塌陷 破碎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孔瀝青路面及其就地熱再生養護路面結構,包括由上向下依次排列設置的多孔結構表面層、第一密級配混合料層、第二密級配混合料層和半剛性承重層,其中所述多孔結構表面層為開級配細粒式瀝青混合料層或者開級配細粒式瀝青混合料就地熱再生層。層面結構設置可使得路面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不易變形,從而有效減少路面的塌陷、破碎和掉料,所述多孔結構表面層適宜于就地熱再生,便于路面養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孔瀝青路面及其就地熱再生養護路面結構。
背景技術
多孔瀝青路面(porous asphalt)具有良好的“排水,降噪,抗滑”等使用功能。隨著多孔瀝青路面應用里程的增多以及服務年限的增加,如何提供有效的養護措施是高速公路管理者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多孔瀝青路面作為一種大空隙路面結構,其排水、降噪、抗滑等功能均與多孔結構有關。隨著服務年限的增加,一方面塵土等雜物進入路面結構內部,堵塞了空隙;另一方面在車輛荷載和氣候環境綜合作用下,多孔瀝青路面會出現集料破碎、掉粒等引起的飛散病害,同樣會引起空隙堵塞。此外,多孔瀝青路面也有可能出現車轍、裂縫、坑槽等病害,需要及時進行維修養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是現有技術中的多孔瀝青路面長期使用后存在堵塞破碎等問題,需要對路面進行及時的維修養護,進而提供一種穩定性好、易養護的多孔路面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孔瀝青路面結構,包括由上向下依次排列設置的多孔結構表面層、第一密級配混合料層、第二密級配混合料層和半剛性承重層,其中所述第一密級配混合料層為中粒式瀝青混合料層,所述第一密級配混合料層的厚度為3~6cm,所述第二密級配混合料層為粗粒式瀝青混合料層,所述第二密級配混合料層的厚度為5~8cm,所述多孔結構表面層為開級配細粒式瀝青混合料層。
所述多孔結構表面層的厚度為2~5cm,所述多孔結構表面層中混合料的最大公稱粒徑為9.5mm或13.2mm;所述多孔結構表面層的空隙率大于或者等于20%。
所述第一密級配混合料層的瀝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稱粒徑為16mm或19mm,所述第二密級配混合料層的瀝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稱粒徑為26.5mm。
所述半剛性承重層為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所述半剛性承重層的厚度為35~40cm。
還包括位于所述基層下方的底基層,所述底基層為半剛性底基層。
所述半剛性底基層為二灰土層。
所述底基層的厚度為15~20cm。
一種多孔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養護路面結構,包括由上向下依次排列設置的多孔結構表面層、第一密級配混合料層、第二密級配混合料層和半剛性承重層,其中所述第一密級配混合料層為中粒式瀝青混合料層,所述第一密級配混合料層的厚度為3~6cm,所述第二密級配混合料層為粗粒式瀝青混合料層,所述第二密級配混合料層的厚度為5~8cm,所述多孔結構表面層為開級配細粒式瀝青混合料就地熱再生層。
所述多孔結構表面層的空隙率大于或者等于18%。
所述多孔結構表面層的厚度為2~5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未經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284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再生PC透水磚
- 下一篇:薄型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