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數控機床冷卻液循環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25934.0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093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鄧文豪;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菲斯達排放控制裝置(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11/10 | 分類號: | B23Q11/10 |
| 代理公司: | 蘇州科仁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01 | 代理人: | 周斌;陸彩霞 |
| 地址: | 21501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段 錐形過渡 冷卻液循環泵 擋渣體 冷卻液 保護裝置 本實用新型 數控機床 泵體 除渣 內壁 前置 細徑 錐面 冷卻液回流 冷卻液流道 冷卻液流速 固體殘渣 過渡管段 連成一體 中心設置 除渣管 排渣孔 同軸心 外腔體 沉積 粗徑 混雜 直連 錐體 反彈 排污 外圍 阻擋 | ||
1.一種數控機床冷卻液循環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護裝置,包括冷卻液循環泵的泵體(1)和與之相連的冷卻液回流管道,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于兩者之間的除渣管裝置,該除渣管裝置包括與泵體(1)的入口直接相連的細徑管段(2)和經錐形過渡管段(3)與細徑管段(2)連成一體的粗徑管段(4),錐形過渡管段(3)內部中心設置一擋渣體(5),該擋渣體(5)四周與錐形過渡管段(3)內壁間隔有供冷卻液通過的流道,而擋渣體(5)迎向冷卻液流入方向的一面設置一與錐形過渡管段(3)同軸心的迎面錐體(5a),該迎面錐體(5a)的錐面用于阻擋冷卻液內混雜的固體殘渣(A)并將之反彈至錐形過渡管段(3)的內壁上,而錐形過渡管段(3)的內壁上分布有供固體殘渣(A)通過的排渣孔(3a);除渣管裝置還包括設于錐形過渡管段(3)外圍用于沉積固體殘渣(A)的排污外腔體(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冷卻液循環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渣體(5)背向冷卻液流入方向的一面設置有一與迎面錐體(5a)反向同軸心布置的背面錐體(5b),該背面錐體(5b)的錐面同樣用于阻擋冷卻液內混雜的固體殘渣(A)并將之反彈至錐形過渡管段(3)的內壁上并經排渣孔(3a)排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控機床冷卻液循環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細徑管段(2)、錐形過渡管段(3)和粗徑管段(4)均同軸心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控機床冷卻液循環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錐體(5b)的錐面與錐形過渡管段(3)的內壁平行。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控機床冷卻液循環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面錐體(5a)的錐面與錐形過渡管段(3)的內壁的交角度數為45°~90°。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數控機床冷卻液循環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錐形過渡管段(3)的內壁上還設有供排污外腔體(6)內的冷卻液流回錐形過渡管段(3)內的回流孔(3b),回流孔(3b)上設有反滲透膜,用于阻止所述錐形過渡管段(3)內的冷卻液流入排污外腔體(6)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數控機床冷卻液循環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孔(3a)和回流孔(3b)在錐形過渡管段(3)的內壁上交替間隔分布。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數控機床冷卻液循環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渣體(5)四周通過支架(7),或者細鋼絲,或者細繩與錐形過渡管段(3)的內壁固定,從而懸吊定位在錐形過渡管段(3)的中心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冷卻液循環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徑管段(4)與冷卻液回流管道藉由密封管接頭連接固定,或者粗徑管段(4)與所述冷卻液回流管道一體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冷卻液循環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外腔體(6)的底部設有排污倉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菲斯達排放控制裝置(蘇州)有限公司,未經菲斯達排放控制裝置(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2593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應用于機床的供油裝置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數控機床的冷卻液回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