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傳動軸油封潤滑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22496.2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743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丁國華;王勇強;鐘魯;王浩;張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78 | 分類號: | F16C33/78;F16C33/66;F16J15/34 |
| 代理公司: | 濰坊鳶都專利事務所 37215 | 代理人: | 顧琪 |
| 地址: | 262400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動軸 軸承室 滑環 油封 軸承 傳動軸轉動 潤滑結構 導油槽 油封處 端蓋 漏油 上套 本實用新型 螺旋設置 潤滑不良 室內安裝 有效解決 出油口 進油口 干磨 供油 穿過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傳動軸油封潤滑結構,包括第一軸承室,所述第一軸承室內安裝有傳動軸,所述第一軸承室的一端部設有可供傳動軸穿過的端蓋,所述端蓋與傳動軸之間設有油封,其結構特點是:所述傳動軸上套裝有可隨傳動軸轉動的滑環,所述滑環上設有螺旋設置的導油槽,所述第一軸承室的上部設有進油口,所述第一軸承室的下部設有出油口。傳動軸上套裝有可隨傳動軸轉動的滑環,通過滑環上的導油槽向第一軸承和油封處供油,提高第一軸承和油封處的潤滑,防止傳動軸油封因潤滑不良干磨導致失效漏油,因此可以有效解決傳動軸漏油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動軸油封潤滑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傳動軸油封處潤滑僅靠潤滑油滴濺或自流潤滑,潤滑效果差。由于結構限制,第一軸承室上的潤滑油道無法到達油封的位置,因此傳動軸在旋轉的過程中,潤滑油難以流向油封,因此油封存在干磨的風險,進而導致密封失效,產生漏油故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傳動軸油封潤滑結構,該傳動軸油封潤滑結構防止傳動軸油封因潤滑不良干磨導致失效漏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如下結構的傳動軸油封潤滑結構包括第一軸承室,所述第一軸承室內安裝有傳動軸,所述第一軸承室的一端部設有可供傳動軸穿過的端蓋,所述端蓋與傳動軸之間設有油封,其結構特點是:所述傳動軸上套裝有可隨傳動軸轉動的滑環,所述滑環上設有螺旋設置的導油槽,所述第一軸承室的上部設有進油口,所述第一軸承室的下部設有出油口。
所述傳動軸的一端部設有第一軸承,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設有第二軸承,所述滑環安裝在第一軸承與第二軸承之間。
所述滑環的中部設有通孔,所述傳動軸卡裝在通孔內。
所述進油口傾斜設置。
所述導油槽的側壁相對向內傾斜設置。
所述導油槽的深度為滑環壁厚的二分之一。
采用上述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通過滑環上的導油槽向第一軸承和油封處供油,提高第一軸承和油封處的潤滑,防止傳動軸油封因潤滑不良干磨導致失效漏油,因此可以有效解決傳動軸漏油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滑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附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傳動軸油封潤滑結構,包括第一軸承室2,第一軸承室2內安裝有傳動軸6,第一軸承室2的一端部設有可供傳動軸6穿過的端蓋4,端蓋4與傳動軸6之間設有油封5,傳動軸6上套裝有可隨傳動軸6轉動的滑環1,本實施例中滑環1的中部設有通孔12,傳動軸6卡裝在通孔12內,這樣就可以使滑環1隨傳動軸6的轉動而轉動。滑環1上設有螺旋設置的導油槽11,導油槽11的側壁相對向內傾斜設置,即導油槽11的縱向截面為V型,導油槽11的深度為滑環1壁厚的二分之一,該結構既可以保證滑環1的支撐強度又可以保證導油量。如圖1-圖3所示,傳動軸6的一端部設有第一軸承3,傳動軸6的另一端設有第二軸承7,滑環1安裝在第一軸承3與第二軸承7之間,本實施例中第一軸承3與第二軸承7的安裝結構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重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柴重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224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碾輪組件
- 下一篇:一種高速軸承支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