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能源汽車用高壓直流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21497.5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688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鄺華會;鐘發平;包壽紅;余才光;翟光勇;張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02 | 分類號: | H01R13/502;H01R13/533;H01R13/02;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外殼 擋板 連接器主體 屏蔽 線束 壓環 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 新能源汽車 高壓直流 朝上 尾罩 垂直 拆卸方便 朝外設置 對稱設置 高壓線束 屏蔽網 凸起塊 壓環套 劃傷 緊靠 套在 壓緊 配套 合并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能源汽車用高壓直流連接器,包括連接器主體、金屬外殼、屏蔽壓環和線束尾罩,線束尾罩配套合并在連接器主體尺寸較小的一端上,金屬外殼一端端部朝外設置有一圈垂直于金屬外殼的擋板且擋板朝上一側的尺寸大于朝下一側的尺寸,擋板朝上一側的頂部對稱設置有兩個垂直于擋板的凸起塊,金屬外殼配套套在連接器主體尺寸較小的一端上且金屬外殼的擋板緊靠在連接器主體尺寸較大一端形成的臺階端面上,屏蔽壓環套在金屬外殼上且屏蔽壓環與金屬外殼之間間隔一定距離,屏蔽壓環用于將相對應高壓線束的屏蔽網壓緊在金屬外殼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線束安裝牢固且可防止線束劃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用高壓直流連接器。
背景技術
新能源汽車中,需要將動力電池、電機控制器等相互連接起來,這樣就需要使用高壓直流線束連接組件進行連接,而目前使用的國外供應商提供的高壓直流線束連接組件最大只能匹配20mm2的高壓直流線束,在仿真計算中發現20mm2的高壓直流線束存在過溫的風險,在實際臺架試驗的過程中,出現由于線纜過小導致線束冒煙燒融的現象,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高壓直流連接器的端子在與相配套的控制器等相連接時比較占用空間,并且目前使用的高壓直流連接器多數為國外進口產品,其采購周期長,不利于隨時變更,無法滿足國內整車廠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線束安裝牢固且可防止線束劃傷的新能源汽車用高壓直流連接器。
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一種新能源汽車用高壓直流連接器,包括連接器主體、金屬外殼、屏蔽壓環和線束尾罩,所述連接器主體為一端尺寸大、一端尺寸小結構,所述連接器主體尺寸較大的一端端面開設有兩個呈直線排布的第一穿孔,所述連接器主體尺寸較大的一端端面垂直設置有高壓互鎖端口,所述高壓互鎖端口內安裝有短接插針,所述高壓互鎖端口用于與相對應控制器的高壓互鎖端口相匹配,所述連接器主體尺寸較小的一端端面開設有兩個呈直線排布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與第二穿孔一一對應連通,每個所述第一穿孔上配套固定套有一個端子,所述端子朝外的一端端部為倒圓角結構,每個所述第二穿孔內配套套有一個線束密封套,所述線束尾罩上開設有兩個呈直線排布的第三穿孔,所述線束尾罩的第三穿孔的兩端端部均為倒圓角結構,所述線束尾罩的第三穿孔的兩端內壁上分別設置有固定筋,所述線束尾罩配套合并在連接器主體尺寸較小的一端上且線束尾罩的第三穿孔與連接器主體的第二穿孔一一對應連通,所述金屬外殼為內部中空且兩端開口結構,所述金屬外殼一端端部朝外設置有一圈垂直于金屬外殼的擋板且擋板朝上一側的尺寸大于朝下一側的尺寸,所述擋板朝上一側的頂部對稱設置有兩個垂直于擋板的凸起塊,所述凸起塊上開設有安裝穿孔,所述金屬外殼配套套在連接器主體尺寸較小的一端上且金屬外殼的擋板緊靠在連接器主體尺寸較大一端形成的臺階端面上,所述屏蔽壓環套在金屬外殼上且屏蔽壓環與金屬外殼之間間隔一定距離,所述屏蔽壓環用于將相對應高壓線束的屏蔽網壓緊在金屬外殼上。一般情況下,線束尾罩的第三穿孔、封線體內圈的尺寸均與相對應高壓線束的尺寸相配套。線束尾罩的第三穿孔內壁的固定筋的數量及形狀等,可根據需要進行設計。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器主體尺寸較大的一端上套有密封圈。為了使得密封圈更為緊密地套在連接器主體上,一般在連接器主體尺寸較大的一端外側上開設一圈卡槽,密封圈安裝在卡槽上。
進一步地,所述屏蔽壓環與金屬外殼之間間隔的距離略小于相對應高壓線束的屏蔽網厚度,這樣的設計,可使得高壓線束在與連接器主體相連接后高壓線束的屏蔽網套在金屬外殼上,之后屏蔽壓環可過盈套在金屬外殼上,將高壓線束的屏蔽網緊緊壓住在金屬外殼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2149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發動機ECM線束
- 下一篇:電源老化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