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洞內污水處理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20711.5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488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雄雄;牛書彬;袁寧;時達;朱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局集團西北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36/04 | 分類號: | 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劉華 |
| 地址: | 71006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箱 自動水位 增壓泵 污水處理箱 單向閥 進水口 排水口 配電箱 閥門 下端 沉淀 清水 排水 污水排放量 連接鋼管 循環利用 出水端 底座 聯通 清污 鋼管 簡易 隧道 分流 污水 排放 制作 | ||
一種洞內污水處理箱,水箱下端固焊底座,水箱采用兩個,一個設有進水口,另一個下端設有排水口,兩個水箱中間設有單向閥,排水口連接鋼管,鋼管上聯通增壓泵、閥門,閥門位于增壓泵出水端,水箱內設有自動水位器,自動水位器、增壓泵連接配電箱。洞內污水通過進水口進入第一個水箱,沉淀后,通過單向閥流入第二個水箱,沉淀后清水當達到自動水位器高度時,自動水位器給配電箱信號,開啟增壓泵,將清水自動抽至洞外排放,污水處理箱制作簡易,使用方便,極大的提高了隧道排水清污分流作業、洞內排水的循環利用,減少污水排放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土木施工中污水處理技術領域,涉及隧道洞內施工用水及污水排放,具體涉及一種洞內污水處理箱。
背景技術
在太谷隧道施工中,由于隧道內裂隙水發育、水量較大,山西冬期施工氣候影響。以往隧道洞內污水直接排放、冬季水資源匱乏、清污分流困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一般要直接洞內水直接排放,冬季河道、管道凍結水資源匱乏,給現場施工帶來極大不便。因此發明了洞內污水處理箱。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洞內污水處理箱,由兩個水箱集中沉淀,沉淀后清水當達到自動水位器高度時,清水自動抽至洞外排放。冬季施工過程中,外部水源出現凍死無法供應時,水箱內存水可經過增壓閥供應洞內施工用水。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個技術方案是:
一種洞內污水處理箱,包括水箱,水箱下端固焊底座,水箱采用兩個,一個設有進水口,另一個下端設有排水口,兩個水箱中間設有單向閥,排水口連接鋼管,鋼管上聯通增壓泵、閥門,閥門位于增壓泵出水端,水箱內設有自動水位器,自動水位器、增壓泵連接配電箱。
所述的單向閥的高度高于排水口。
所述的單向閥前端設有過濾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高了洞內水利用效率。
2、解決冬季施工水資源單一的問題。
3、有效的提高洞內排水清污分流應用效果。
4、洞內發生意外火災時,可及時使用進行滅火。
5、可進行洞內平常施工灑水降塵,提高洞內文明施工。
6、吊裝輕便,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水箱;2為底座;3為排水口;4為鋼管;5為閥門;6為增壓泵;7為自動水位器;8為配電箱;9為單向閥。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洞內污水處理箱,包括水箱1,水箱1下端固焊底座2,水箱1采用兩個,一個設有進水口10,另一個下端設有排水口3,兩個水箱1中間設有單向閥9,排水口3連接鋼管4,鋼管4上聯通增壓泵6、閥門5,閥門5位于增壓泵6出水端,水箱1內設有自動水位器7,自動水位器7、增壓泵6連接配電箱8。
所述的單向閥9的高度高于排水口3。
所述的單向閥9前端設有過濾網。
制作材料:2mm鋼板56m2、I16型鋼28m,自動水位器2個、增壓泵1個、配電箱1個、水泵2個,φ80閥門1個,φ80鋼管0.5m。
制作方法:焊接5*2*2m水箱兩個,底部焊接I16型鋼底座。低端口水箱底部上50cm設置排水口一處,利用φ80鋼管接至箱外設置閥門及增壓泵一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洞內污水通過進水口進入第一個水箱,沉淀后,通過單向閥流入第二個水箱,單向閥前過濾網過濾,第二水箱沉淀后清水當達到自動水位器高度時,自動水位器給配電箱信號,開啟增壓泵6,將清水自動抽至洞外排放,閥門是開啟的,不用試可關閉,冬季施工過程中,外部水源出現凍死無法供應時,水箱內存水可經過增壓閥供應洞內施工用水。緊跟二襯臺車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局集團西北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局集團西北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207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