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測試天然氣井霧化效果的模擬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00305.2 | 申請日: | 2018-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966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薛亮;劉獻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E21B43/00 | 分類號: | E21B43/00;B05B7/04;B05B1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黨曉林;錢能 |
| 地址: | 10224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儲氣罐 氣水混合機構 霧化效果 儲水罐 霧化 模擬實驗裝置 天然氣井 霧化機構 連通 壓力表 石油天然氣開采 液體提供單元 本實用新型 測試 觀察裝置 井筒液體 氣水混合 氣源提供 輸送單元 輸送流體 霧化現象 模擬氣 水混合 水氣 氣量 觀察 氣水 氣源 壓差 申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測試天然氣井霧化效果的模擬實驗裝置,其涉及石油天然氣開采領域,包括:氣源提供單元,其包括:儲氣罐,儲氣罐上設置有壓力表;能與儲氣罐相連通的氣源;液體提供單元,其包括能與儲氣罐連通的儲水罐;霧化發生觀察裝置,其包括用于將氣水混合的氣水混合機構;與氣水混合機構連通的用于將混合后的氣水進行霧化的霧化機構;與霧化機構相連通的用于觀察霧化后的水氣的霧化現象觀察機構;控制輸送單元,其連接氣水混合機構和儲氣罐、氣水混合機構和儲水罐,并對儲氣罐、儲水罐向氣水混合機構輸送流體的流量進行控制。本申請能模擬氣水混合條件下不同壓差對井筒液體的霧化效果,同時能夠模擬不同氣量、水量下的霧化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氣開采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測試天然氣井霧化效果的模擬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天然氣井的排液能量主要依靠地層壓力,天然氣在排出的過程中會將地層水舉升至地面。但天然氣井的真實運行情況如下:天然氣井中天然氣在舉升液體過程中就會增大,其從井底到井口的沿程阻力損失造成流體能量的遞減,這樣就會有一部分液體在未到達井口時由于舉升能量小于液體本身的重力勢能導致重新回流井底,不過此時形成的液體尚未形成對地層的壓制。隨著時間的增加,最終液體形成的液柱壓力大于地層壓力時就會導致地層中的天然氣無法流出井底,這個過程的最終結果就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天然氣井的產量逐漸遞減,直至零產量。
因此,為解決天然氣井因積液造成天然氣產量下降的問題,在天然氣井中運用了天然氣井霧化裝置,其主要原理就是在井下適當位置安裝該工具從而阻止從井口回流的液體回流井底或使井底液體霧化形成體積較小的水珠,使得天然氣更容易攜帶進而排出井口。然而在下井前需要對天然氣井霧化裝置進行可行性和各項性能的檢測,基于上述目的,亟需一種用于測試天然氣井霧化效果的模擬實驗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用于測試天然氣井霧化效果的模擬實驗裝置,其能夠模擬氣水混合條件下不同壓差對井筒液體的霧化效果,同時能夠模擬不同氣量、水量下的霧化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測試天然氣井霧化效果的模擬實驗裝置,包括:
氣源提供單元,所述氣源提供單元包括:儲氣罐,所述儲氣罐上設置有壓力表;能與所述儲氣罐相連通的氣源;
液體提供單元,所述液體提供單元包括能與所述儲氣罐相連通的儲水罐;
霧化發生觀察裝置,所述霧化發生觀察裝置包括用于將氣水進行混合的氣水混合機構;與所述氣水混合機構相連通的用于將混合后的氣水進行霧化的霧化機構;與所述霧化機構相連通的用于觀察霧化后的水氣的霧化現象觀察機構,所述霧化現象觀察機構的出口連接有泄壓閥;
控制輸送單元,所述控制輸送單元連接所述氣水混合機構和所述儲氣罐、所述氣水混合機構和所述儲水罐,并對所述儲氣罐、所述儲水罐向所述氣水混合機構輸送流體的流量進行控制。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氣源與所述儲氣罐之間設置有第一閥門;所述儲水罐與所述儲氣罐之間設置有第二閥門。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輸送單元包括第一控制輸送管線和第二控制輸送管線,所述第一控制輸送管線連接所述儲氣罐與所述氣水混合機構,所述第一控制輸送管線上設置有第三閥門和氣體流量測量裝置,所述第二控制輸送管線上設置有第四閥門和液體流量測量裝置。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氣體流量測量裝置為氣體渦街流量計,所述液體流量測量裝置為液體渦街流量計。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儲氣罐上設置有安全閥,所述壓力表為數字壓力表。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霧化現象觀察機構上連接有防震壓力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003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適用于隧道周邊眼的快速放樣模架
- 下一篇:一種采油防砂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