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后油箱專用減震膠墊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98713.5 | 申請日: | 2018-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260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啓波;陳建華;陳紹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遠昌橡塑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15/04 | 分類號: | 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深研專利事務所 44229 | 代理人: | 張喜安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塊 油箱 減震方式 連接裝置 一端連接 固定桿 連接桿 擋塊 減震 減震膠墊 減震裝置 軌道槽 連接件 底殼 傳統橡膠 軌道連接 滑動連接 減震效果 連接方式 裝置代替 軌道 | ||
一種后油箱專用減震膠墊,涉及后油箱設備與設施,包括底殼,底殼上設有減震裝置,減震裝置與軌道連接,軌道與軌道槽連接且兩者之間的連接方式為滑動連接,軌道槽位于軌道塊內部,軌道塊與連接裝置一端連接,連接裝置另一端與另一組軌道塊連接,連接裝置包括固定桿、連接桿、擋塊及連接件,所述的固定桿與軌道塊連接,固定桿與連接桿一端連接,連接桿另一端與擋塊一端連接且兩者之間所成的角度為90度,擋塊另一端與連接件連接,此裝置代替了傳統橡膠減震的硬性減震方式,利用的是柔性減震方式減震,此種減震方式能夠大大增強減震效果,能夠對油箱實現完美保護,給使用者帶來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后油箱設備與設施,具體涉及一種后油箱專用減震膠墊。
背景技術:
后油箱減震膠墊是后油箱中比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占據著比不可少的地位,減震膠墊的主要作用在于,對油箱進行減震,傳統的減震膠墊一般都是利用橡膠進行減震,眾所周知橡膠是具有一定的緩沖性能,橡膠材質雖然可以做到減震的效果,但是,此種減震方式存在一定缺陷:1、橡膠減震方式為硬性減震,當收到的沖擊力過大時,不能達到減震的效果,油箱還會被損壞,從而不能做到對油箱保護,給使用者帶來不便,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特提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后油箱專用減震膠墊。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后油箱專用減震膠墊,包括底殼,底殼上設有減震裝置,減震裝置與軌道連接,軌道與軌道槽連接且兩者之間的連接方式為滑動連接,軌道槽位于軌道塊內部,軌道塊與連接裝置一端連接,連接裝置另一端與另一組軌道塊連接,連接裝置包括固定桿、連接桿、擋塊及連接件,所述的固定桿與軌道塊連接,固定桿與連接桿一端連接,連接桿另一端與擋塊一端連接且兩者之間所成的角度為90度,擋塊另一端與連接件連接。
所述的軌道的數量為三組,三組軌道均勻分布在減震裝置外壁上,相鄰的兩組軌道之間所成的角度為120度,所述的軌道塊的數量及位置與軌道的數量及位置相對應,相鄰的兩組軌道塊之間設有一組連接裝置。
所述的減震裝置包括緩沖板、壓柱、外殼、彈簧、壓板、移動板、滑動裝置、彈性裝置及導向裝置,所述的緩沖板外側壁與軌道連接,緩沖板底部與壓柱一端連接,壓柱另一端壓板連接,壓板與移動板連接,移動板與滑動裝置連接,移動板底部與彈簧連接,移動板與導向裝置一端連接,導向裝置另一端與彈性裝置連接,彈性裝置位于底殼內部,底殼與外殼連接。
所述的滑動裝置包括滑軌及滑動塊,滑軌位于外殼內部,滑軌與滑塊連接且兩者之間為滑動連接,滑塊嵌于移動板內部。
所述的導向裝置的數量為四組,導向裝置包括轉軸A、傳動桿及轉軸B,所述的傳動桿一端與移動板通過轉軸A連接,傳動桿另一端與彈性裝置通過轉軸B連接。
所述的彈性裝置的數量兩組,彈性裝置包括壓簧及滑塊,所述的壓簧一端與底殼連接,壓簧另一端與滑塊連接,滑塊與導向裝置連接且兩者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轉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裝置代替了傳統橡膠減震的硬性減震方式,利用的是柔性減震方式減震,此種減震方式能夠大大增強減震效果,能夠對油箱實現完美保護,給使用者帶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減震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遠昌橡塑五金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遠昌橡塑五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987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