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鍋爐除塵水循環利用及沉淀物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94217.2 | 申請日: | 2018-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835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范子久;崔云鋒;杜天正;王帥;李昆;王彬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禾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B01D53/00;B01D47/00;F23G5/04 |
| 代理公司: | 新鄉市平原智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楊杰 |
| 地址: | 453003***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除塵機構 泥漿泵 第二管道 沉淀 沉淀物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 水循環利用 鍋爐除塵 機構連接 煙囪本體 輸出端 輸入端 鍋爐效率 沉淀泥 混合槽 皮帶機 水質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鍋爐除塵水循環利用及沉淀物處理裝置,包括第一除塵機構、第二除塵機構、沉淀機構、煙囪本體、第一泥漿泵和第二泥漿泵,所述第一除塵機構和第二除塵機構皆與煙囪本體連接,所述第一泥漿泵的輸入端通過第二管道與第二除塵機構連接,且第一泥漿泵的輸出端通過第二管道與沉淀機構連接,所述第二泥漿泵的輸入端通過第二管道與第一除塵機構連接,且第二泥漿泵的輸出端通過第二管道與沉淀機構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除塵機構、第二除塵機構、沉淀機構、混合槽和皮帶機結構,解決了無法提高鍋爐效率和不具有對水質沉淀泥清理、處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除塵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鍋爐除塵水循環利用及沉淀物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鍋爐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鍋的原義指在火上加熱的盛水容器,爐指燃燒燃料的場所,鍋爐包括鍋和爐兩大部分。鍋爐中產生的熱水或蒸汽可直接為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熱能,也可通過蒸汽動力裝置轉換為機械能,或再通過發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提供熱水的鍋爐稱為熱水鍋爐,主要用于生活,工業生產中也有少量應用。產生蒸汽的鍋爐稱為蒸汽鍋爐,常簡稱為鍋爐,多用于火電站、船舶、機車和工礦企業,本實用新型具體為一種鍋爐除塵水循環利用及沉淀物處理裝置。
但是現有的技術存在以下的不足:
1、鍋爐除塵水排放至循環水池,水內的雜質沉淀形成沉淀泥,如不及時清理將減少循環水池內的容量,對后續各個生產工藝水的供應存在較大的隱患;
2、循環水池內的沉淀泥及時清理后晾曬在空地上,沉淀泥在晾曬的過程中有氣味逸散,影響四周的環境。如不及時處理,沉淀泥固廢就會堆積,存在較大的風險,如交予第三方處理,將給公司增加較大的經濟負擔。
3、鍋爐除塵水長周期循環使用,降低除塵水的水質,降低了鍋爐除塵設施的效率,存在較大的環保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鍋爐除塵水循環利用及沉淀物處理裝置,解決了無法提高鍋爐效率和不具有對水質沉淀泥清理、處置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可以實現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鍋爐除塵水循環利用及沉淀物處理裝置,包括第一除塵機構、第二除塵機構、沉淀機構、煙囪本體、第一泥漿泵和第二泥漿泵,所述第一除塵機構和第二除塵機構皆與煙囪本體連接,所述第一泥漿泵的輸入端通過第二管道與第二除塵機構連接,且第一泥漿泵的輸出端通過第二管道與沉淀機構連接,所述第二泥漿泵的輸入端通過第二管道與第一除塵機構連接,且第二泥漿泵的輸出端通過第二管道與沉淀機構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除塵機構的組成包括煙囪本體、第一除塵煙道、脫硫主塔、脫硫副塔、引風機、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水泵和循環泵。
優選的,所述第二除塵機構的組成包括煙囪本體、第二除塵煙道、軟水罐、儲水池、第四沉淀池、第五沉淀池和超重力水泵。
優選的,所述沉淀機構的組成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一泥漿泵、第二泥漿泵、第四沉淀池、第五沉淀池、渣棚、沉淀泥晾曬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禾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河南禾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9421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