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臥式炭化轉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74774.8 | 申請日: | 2018-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173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宗毓;戴美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笙炭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2/05 | 分類號: | C01B32/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炭化爐 閥門 炭化轉爐 烘干爐 物料罐 物料輸送機構 自動臥式 下傾斜 烘干 端蓋 絞龍 竹炭 轉爐 生產周期 本實用新型 能源利用率 頂部設置 橫向設置 燃氣管道 輸出機構 炭化產品 放空管 提純 煤氣 燃燒 | ||
自動臥式炭化轉爐,屬于炭化爐技術領域,包括炭化爐、物料輸送機構、燃燒機構和炭化產品輸出機構,所述炭化爐頂部設置有放空管,所述物料輸送機構設置在炭化爐右方。炭化爐包括烘干爐窖、絞龍帶A、烘干轉爐、烘干轉爐端蓋、閥門A、物料罐A、閥門B、物料罐B、絞龍帶B、煤氣提純機構、燃氣管道、炭化爐窖、炭化轉爐、炭化轉爐端蓋、閥門C、物料罐C、閥門D和若干個閥門E;所述烘干爐窖與水平方向成1?5度、由右向左下傾斜;所述炭化爐窖與水平方向成1?5度、由左向右下傾斜,橫向設置在烘干爐窖正下方;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縮短了竹炭生產周期,提高竹炭生產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炭化轉爐,特別涉及自動臥式炭化轉爐,屬于炭化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竹炭是在無氧或限制供氧的高溫條件下經過干燥、預炭化、炭化等過程熱分解后得到的固體產物,它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和較大的比表面積。窯爐的構型是竹炭生產效率和竹炭品質的決定因素。我國是竹炭的生產大國,土窯是我國燒制竹炭的主要生產方式。一般而言,每窯能容納4000-5000千克竹材,可出炭600-900千克。每窯燒制時間一般為18-23天,一年可成產竹炭10-15次。
土窯法制備竹炭,產量低、生產周期長,若空氣量進入過大,產率會低于20%;竹炭成產各竹炭成產各階段的溫度和炭化速度通過操作者“眼觀鼻嗅”來實現,產品質量穩定性差。此外,土窯法的熱能利用率較低,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和煤等燃料來保持窯內的溫度,一方面增大了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小號的燃料會產生很多污染氣體和廢物,不復合現在清潔生產和節約能源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竹炭成產效率低、有污染物排放、制備的竹炭產品質量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種自動臥式炭化轉爐及其炭化燃燒工藝,可以達到竹材連續炭化,煙氣余熱利用、炭化周期短、維護簡單方便的帶有煙氣余熱利用功能的目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自動臥式炭化轉爐,包括炭化爐、物料輸送機構、燃燒機構和炭化產品輸出機構,所述炭化爐頂部設置有放空管,所述物料輸送機構設置在炭化爐右方,所述物料輸送機構包括輸送支架、主動帶輪、從動帶輪、若干托輪、輸送帶、輸送電機和料斗;所述輸送支架自右向左斜向上設置,所述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分設在輸送支架前端和末端,若干托輪設在輸送支架上,所述輸送帶繞設在主動帶輪、從動帶輪和若干托輪上,所述輸送電機設置在主動帶輪一側,所述料斗設置在從動帶輪下方;
所述炭化爐包括烘干爐窖、絞龍帶A、烘干轉爐、烘干轉爐端蓋、閥門A、物料罐A、閥門B、物料罐B、絞龍帶B、煤氣提純機構、燃氣管道、炭化爐窖、炭化轉爐、炭化轉爐端蓋、閥門C、物料罐C、閥門D和若干個閥門E;所述烘干爐窖與水平方向成1-5度、由右向左下傾斜;所述炭化爐窖與水平方向成1-5度、由左向右下傾斜,橫向設置在烘干爐窖正下方;
烘干轉爐的中部穿設在烘干爐窖內,烘干轉爐的右部自烘干轉爐的右端向右側伸出;所述絞龍帶A設置在料斗下方,絞龍帶A一端穿過炭化轉爐端蓋、與烘干轉爐連通;在烘干轉爐的左邊、烘干爐窖的左側設置有左支撐軸承A,在烘干轉爐的右邊、烘干爐窖的右側自左至右設置有右支撐軸承A和轉動齒輪A;烘干轉爐穿設在轉動齒輪A內,轉動齒輪A與烘干轉爐固定連接,轉動齒輪A下方設置有轉動齒輪B,所述轉動齒輪B與驅動電機B轉動連接;所述烘干爐窖與烘干轉爐之間形成夾層A,所述夾層A供煙氣流通用;
所述炭化爐窖包括炭化爐窖A、炭化爐窖B和炭化爐窖C,炭化爐窖A、炭化爐窖B和炭化爐窖C自左至右順次設置,炭化爐窖A頂部設置有煤氣出口;所述炭化轉爐穿設在炭化爐窖A、炭化爐窖B和炭化爐窖C內,炭化轉爐的長度小于炭化爐窖的總長度,炭化轉爐左端在炭化爐窖A左端內,炭化轉爐右端在炭化爐窖C右端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笙炭控股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笙炭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7477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備磷酸鐵時去除多余鐵離子及除雜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碳納米管生產系統反應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