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降低浮法玻璃錫缺陷的生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66312.1 | 申請日: | 2018-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621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濤濤;繆兵;郝成東;李超;李好領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18/14 | 分類號: | C03B18/14;C03B18/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都春燕 |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水包 玻璃板 頂罩 水包 浮法玻璃 生產裝置 吹掃管 錫缺陷 錫槽 本實用新型 吹掃組件 冷凝物 玻璃生產技術 供氣裝置 同步完成 錫槽頂部 變形點 出水管 吹掃孔 進水管 上表面 穿入 吹掃 蓋設 落板 錫點 冷卻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降低浮法玻璃錫缺陷的生產裝置,包括錫槽、蓋設于所述錫槽頂部的頂罩、自所述錫槽的一側穿入用以冷卻所述錫槽中玻璃板的冷卻水包,所述冷卻水包位于所述頂罩和所述玻璃板之間,所述冷卻水包至少包括水包本體、設于所述水包本體內部的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包本體上還設有吹掃組件,所述吹掃組件包括與所述水包本體相連的吹掃管,所述吹掃管上開設有多個朝向頂部的吹掃孔,所述吹掃管與供氣裝置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的生產裝置在出冷卻水包的過程中可同步完成對頂罩的吹掃,降低落板時間的同時,減少頂罩錫缺陷的冷凝物,從而改善玻璃板上表面的錫點和變形點,提升浮法玻璃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降低浮法玻璃錫缺陷的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浮法工藝是指熔融的玻璃液在金屬錫液的表面成型的方法,配合料經熔化、澄清、均化和冷卻,成為1100℃左右的玻璃液,通過熔窯與錫槽相連接的流道,流入熔融的錫液面上,在自身的重力和表面張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攤平和拋光,形成玻璃帶。控制玻璃板的厚度和板寬,經冷卻水包冷卻,將玻璃板溫度降至600℃,隨后通過過渡輥進入退火窯。
純凈的錫液作為浮法玻璃的浮拋介質,具有如下優點:(1)熔點低:為232℃,遠低于錫槽出口溫度600℃的要求,有利于保持玻璃的拋光面;(2)沸點高:為2270℃,其在浮法玻璃成形溫度范圍蒸氣壓為1.94×10-4至0.133Pa,揮發量極少;(3)密度大:為7.3g/cm3,遠高于玻璃密度的2.5g/cm3;(4)粘度低:有利于均化玻璃表面溫度;(5)表面張力高:錫液的表面張力[(462-502)×10-3N/m]高于玻璃的表面張力[(220-380) ×10-3N/m],有利于玻璃的拉薄;(5)價格便宜,且分布廣泛。
使用錫液作為浮拋介質的主要缺點為:Sn極易氧化和硫化成SnO和SnS。雖然錫槽用N2和H2的混合氣作為保護氣體,但浮法玻璃本身是由氧化物組成,且以芒硝作為澄清劑,不可避免的會引入氧和硫。而且,由于密封材料以水為混合介質,干燥后存在孔隙,通過毛細血管滲析作用,空氣中的氧和硫也會氧和硫,從而污染錫液,不利于玻璃的拋光;同時,SnO和SnS(1.33至1.49×104Pa)的蒸氣壓是Sn的104倍以上,易于在錫槽頂罩凝聚,產生錫點和變形點等錫缺陷,影響產品的產質量。
現有技術中降低錫槽缺陷的裝置為單一的吹掃氣管,必須等水包全部退出后,方能進行操作。而且由于錫槽過寬,需要兩側對吹,至少需要4人操作,交接區域無法吹掃干凈,從而導致因錫缺陷超標落板時間較長,一般在30min以上,清理完成之后,一般要4h之后方能恢復正常。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用于降低浮法玻璃錫缺陷的生產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降低浮法玻璃錫缺陷的生產裝置,包括錫槽、蓋設于所述錫槽頂部的頂罩、自所述錫槽的一側穿入用以冷卻所述錫槽中玻璃板的冷卻水包,所述冷卻水包位于所述頂罩和所述玻璃板之間,所述冷卻水包至少包括水包本體以及設于所述水包本體內部的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包本體上還設有吹掃組件,所述吹掃組件包括與所述水包本體相連的吹掃管,所述吹掃管上開設有多個朝向頂部的吹掃孔,所述吹掃管與供氣裝置相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錫槽的頂部沿其周部設有錫槽邊封,所述頂罩蓋設于所述錫槽邊封上。
進一步的,所述錫槽邊封上設有供所述冷卻水包穿過的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水包還包括與所述進水管相連的進水管管口以及與所述出水管相連的出水管管口,所述進水管管口和所述出水管管口設于所述水包本體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端面垂直所述玻璃板表面且所述第一端面位于所述錫槽外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未經吳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663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